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充足的氧气)、适宜的温度。 书写绿豆种子发芽实验的实验计划。 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分、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 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的食物网。 11、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横踢,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 个生态群落。 12、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个环节受到 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3、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4、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蝗虫、鹰。 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1:草→兔→鹰 2:草→蝗虫 3:草→鸟→蛇 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 第二单元《光》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判断光源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画图:一天中大树的影子随阳光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发生变化。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一天中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清晨、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9、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 11、影子的形成: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 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12、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3、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4、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结合在一起。 15、画图:潜望镜的光路图。 16、光源分为热光源(发光又发热,如白炽灯)和冷光源(发光不发热,如萤火虫)。 17、对于同一种热光源,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8、形成强光和获得高温的方法:凹面镜和凸透镜(加热化学物质获得氧气)。 19、颜色越深,升温越快,表面越粗燥,升温越快。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20、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21、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22、光线弱时瞳孔放大,光线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 特点 平原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山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呈阶梯状分布。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在科学上,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