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泥人王”奔腾年代
“泥人王”奔腾年代
他曾与改革开放的潮流一起创业,在几十年风风雨雨中坚持过来,但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成功者,而是一个维持者”,而这“维持”二字里的常青理念,就足以概括起几十年来的每一个决策的敏感性和思虑性,每迈出一步,就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周期。
王启新清晰的记得他办第一个营业执照是在1981年的7月1日,创业的第一个月就跻身“万元户”之列。后来有一次,王启新在武大EMBA听课时,面对三百多企业家的课堂,讲课的教授问:“有谁的企业是在1986年以前的?”全班只有3个人举手,而王启新就是其中一个,而且是这三个人中创办企业最早的一个。
作为一名黄陂商人,他很引以为傲,“黄陂是殷商盘龙城的所在地,经商历史悠久,各地都可以看到黄陂人的身影,黄陂人在外国有100多万人,黄陂人比温州人更有闯劲,人才更多。”
而他也不回避本地企业家自身的弱势,“也许害怕变化的这种小农意识,让很多企业家在机遇来临时,错失了发展良机,使企业越做越小。我们这一代创业者,有的面临家族管理的弊端,有的缺少做大做强的勇气和魄力,导致很多叫得响的品牌最终销声匿迹”。
当年名震江湖的黄陂滠口四大产业,源泰铝业王文炎因为医疗事故离世、今晨牙刷庞汉桥将企业迁往武汉开发区,如今坚守在黄陂的只剩下劲宝酱油熊科学和哥特建筑王启新。
从家装到地产
从1981年创办第一个公司哥特建筑装饰公司开始,王启新一直都没闲下来过。那时他才刚刚18岁,从高中毕业之后,便投身雕塑行业,并走遍全国“叫卖”其产品。
此后十年中,结合对欧洲古典雕塑艺术的理解,以及在泥塑工艺上获得的真传,他独创并在生产实践中广泛运用,以模具方式制作具有欧洲古典艺术气息的各类工艺品的技术。这一技术的实现,不仅意味着一个专利的产生,更关键在于改变了此前在制作欧洲古典艺术气息的各类工艺品时的传统手工生产模式,使大批量、机械化生产成为可能。此后,他积累了43项相关专利发明,并专注在装饰模具生产上面,保持着年出口额500到1000万的规模。
八十年代装饰加工产品市场火爆,直接导致了王启新公司的辉煌年代,“当时哥特获得的荣誉证书就有200多块,在北京的分公司设了19年,西安、长沙、南昌、新疆等地都有分公司”,王启新说。
而哥特建筑装饰公司的总部一直设在黄陂,“要是当时把总部移到北京去,发展肯定比现在还要好”,王启新这样设想,但并没有表露出遗憾,目前他的产业几乎都在黄陂铺陈开来。
九十年代哥特企业经营范围延伸至天花板、中西式古典家具、欧式外墙装饰材料及模具等等,三五醇酒店的所有家具和整个欧式外立面装饰设计到施工全部是由哥特公司完成的。2000年至今以武汉大华―南湖世家和北京珠江帝景为代表的楼盘、知名酒店、娱乐场所、办公楼、高档厂房等数万家单位都用到哥特欧式装饰材料及工程设计施工、各类雕塑工艺产品及家具。
他把这种成功归功于自己心态好,“所有创业中,做手工加工业是最辛苦的,而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资金回笼得不到保障。”
2009年,王启新涉足房地产行业,在盘龙城推出首个楼盘“哥特帝景”,这个有着纯正欧洲古典艺术气息的地产项目与他一贯经营的欧式风格一脉相承,他开发的住宅,连房间里的装饰也帮住户一并打包解决了。对香港的营销团队策划方案不满意,他亲自上阵吆喝:“我们还在前50位成交者中抽出一位幸运客户,在他购房的基础上送出一套68平米的商品住宅。从50人中抽出一位,这个几率还是很大的。”
这个环节设置别出心裁地参考了中央电视台李咏主持的《幸运52》其中的“砸金蛋”的环节,这位幸运观众的68平米商品住宅就是从“金蛋”里面敲出来的。在热闹背后,鲜少为人所知的是,在央视《幸运52》的舞台上所敲的金蛋,同样是出自于黄陂的泥塑工坊,与王启新有关。
“泥人王”的使命
王启新的地产项目可能并不是最有名气的,而真正让王启新成为黄陂响当当的创业人物,还在于2008年他涉足于黄陂传统技艺――泥塑行业,将这个愈来愈凋零的传统手工行业重新捡拾起来。他请来当地民间艺术匠人,做珍品、孤品,挽留失传的泥塑技艺。王启新本人也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师从泥塑大师陈育村。
黄陂泥塑文化始于唐朝,兴于道光年间,是中国泥塑文化艺术的代表,“北有泥人张、南有泥人王”中,泥人王就出于黄陂。归元寺500金身罗汉就是出于黄陂泡桐乡云雾山泥人王村的王氏父子之手。1976年黄陂被国家中宣部批准为“中国泥塑之乡”。但经过了80年代的短暂繁荣之后,90年代黄陂泥塑企业纷纷倒闭,大部分手工艺人远走他乡谋生。
王启新的泥人王国就隐身在云雾山风景区的翠林之中。从云雾山饭店沿着一条水泥路行进至树林深处,泥塑工厂便渐渐揭开其神秘面纱。路边有一个长方形的简易池子,里面澄着泥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