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员“实干”分享:两个项目合伙人地艰辛之路
曾经很迷茫,现在很坚定
(记录一个迷茫80后迈入而立之年的奋斗历程)
各位群友好,很高兴与大家做分享,都是一些个人心得和体验,分享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说的有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担待哈。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实干,80后,刚入而立之年,出身在陕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姊妹三个,我是老大。
小时候跟很多人一样,上过山,下过河,捉过鱼,爬过树,偷过果,也曾暗恋过隔壁班的漂亮女生……
儿时的记忆对每一个人都很珍贵,同时也会对以后也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一路过来的点点滴滴,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一、我的学习经历
1、家庭环境的影响
我家以前是住在半山腰的,20年前搬到了镇上的公路边,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修房耗去了所剩无几的积蓄,同时还欠了不少债,那时邻居家吃的是米饭,小孩子穿的是新衣服。我们穿的衣服都是表哥剩下的,大小不合适,土里土气的,不过没办法,家里就这样,有的穿就不错了。
这造型很容易被人瞧不起,所以从下心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无论是放学回家还是暑假都要下地干农活,很辛苦,不过经过这样的劳作,也得到了两个好处:第一、身体比较结实,第二、能吃苦。这对我后来的学习和工作都起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小时的记忆还是比较清晰的,家里没电视,暑假都会借着去割猪草的机会到邻居家看电视,当时最火的是《新白娘子传奇》,《白眉大侠》,《甘十九妹》等,不知道还有这个记忆?
那时,周围的人交流的不是电视剧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话题。我奶奶经常说一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当时并不明白,20多年后我有幸进入《蓝小雨冠军销售》,得到老大的点拨,才真正明白中间的缘由。
这就是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的梦,只是想想而已,没有什么有效的行动。
家庭环境是一个人出生的第一个环境,这是一个人的起点,对人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影响有多重要?我们来看:名门为何会名人辈出?
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学的兴盛,带来了家风的连绵不断和家业的传承。看看中国两个有名的家族,钱氏家族和荣氏家族,就一目了然了。
钱氏家族以“学”立身。该家族出来的院士就有几十个。“众人皆知的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以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等都出自该家族。”
荣氏家族则以“经营企业”扬名,他们的家训则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也许正是这样的家训,让荣德生成了第一代面粉大王和纱锭大王,让荣毅仁第一个带头公私合营,成了家族中第一个国家副主席,并成就了后来的中信实业。
回想这些,就给我自己一个警示:以后要为小孩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父母的高度直接决定小孩的起点!人生设计什么都不如经历的高度,有什么经历就有什么体验,有什么体验就会有什么个性,有什么个性就会有什么习惯,进而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所以接下来分享的就是一段未经设计的人生,迷茫中胡乱跑,跑得很辛苦,结果跑来跑去又回到了原点。
我们知道建高楼大厦,都会有施工图纸,人生的建设远比建一栋楼更重要,可是很多人未经设计,建到哪儿算哪儿,结果建出很多危楼和烂尾楼,过去的已无法设计,但未来还可以重新设计,最重要的是可以把自己下一代设计的更好。
2、自己的路自己选择
我的小学和初中学习都不错,在全县最好的初中重点班就读,我同学父母要么是校长、要么是局长、要么是县委大楼里的……
我相貌一般,穿着普通,但个性还算随和,乐于帮助人,因此交了蛮多朋友,因为这点,后来在我在遇到困难时获得了不少帮助。
99年,我初中毕业,面临三个选择:第一,外出打工;第二,跟表哥学开装载机;第三,继续读书。内心深处最渴望的还是读书,但迫于压力,选择了开装载机,徐工“50”的,当时这辆装载机的价格是26.8万,为别人施工收费200元/小时。
表哥让我跟他学习,待遇也给的不错,1500元/月。当时,我另一表哥大学毕业当老师,500元/月……
当时很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问老师,老师说:“自己的路自己选择。”
我在想:“难道我一辈子就要在这上面度过?”
心里慨叹:“不!不!不!可是又能怎么办?”
去了3天,也想了3天。最后,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第三天辞别表哥读书去了。我告诉自己:我不能一辈子就待在装载机上,我要读书。家里的亲朋好友很是不理解,有亲戚为此半年没理我。以前住在我表哥家,经过这次也不能住了。
说读书,还不知道住哪?吃啥?这个事情后来被学校老师知道了,学校捐了100元给我,同学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一个热心同学直接让我住到他们家,解决了我的生计,中考我以较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看似没路的事情,通过争取我获得了一次转变命运的机会。几年后,我表哥装载机生意惨淡经营,后来直接卖掉了装载机,现在还欠银行五六十万,如果当时我去了,今天安在?!
时间已经过去15年了,我能体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