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教育史(考研)[].doc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中外教育史强化讲义
古代东方教育
(一)、古巴比伦的教育
1、巴比伦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2、巴比伦的前身
——苏美尔文化
a 泥板、楔形文字、早期自然科学出现
b “泥板书屋
”的出现(古巴比伦的学校)
3、巴比伦的文化教育机构:寺院
培养目标:书吏
(二)、古埃及的教育
1、古埃及文化
——象形文字、纸草、芦管笔、自然科学的出现
2、学校类型
——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3、教学方法:灌输与体罚
(三)、古印度的教育(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
1、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2、婆罗门教育
a场所——古儒学校、家庭教育
b教育内容——《吠陀》及“六科”
c导师制
3、佛教教育
a发展的基础—国教地位的确立(阿育王)
b教育场所—寺院
c教育内容—佛教经典
d教师—僧侣
(四)、古代东方教育的特点
1、世界教育的发源地
2、等级性与阶级性
3、教育内容丰富多彩
4、教育机构多样
5、教育方法简单、体罚盛行
6、教师地位较高,教师职位为统治阶级所垄断
古希腊教育
(一)、古希腊教育的发展阶段
荷马时代(公元前
1100?——公元前
800?)
古风时代(公元前
800?——公元前
500?)
古典时代(公元前
500?——公元前
330?)
希腊化时代(公元前
330——公元前
30)
(二)、荷马时代的教育
1、教育目的
——培养英雄
2、教育内容:军事或与军事有关的内容、演讲、道德
3、教育形式:非形式化教育
(三)、古风时代的教育
1 /? 5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
?中外教育史强化讲义
1、斯巴达的教育
A教育目的:军人
B等级制度:斯巴达
——皮里阿西——希洛
C国家教育制度(家庭教育,国家教育机构教育,青年军事训练营教育,实战训练)
D ?重视女子教育
2、雅典的教育
A 教育目的
——理智、公正、聪慧的臣民
B 奴隶制贵族制——奴隶制民主制
C国家和私人教育并存
国家办学:国立体育馆与青年军事训练团(16——20)
私人办学:文法学校、琴弦学校和体操学校
D 教仆(身份是奴隶,用来接送和管理儿童,辅导儿童)
(四)、古典时代的教育
1、经济的繁荣
2、政治的改革
3、文化的繁荣与价值观的变化
4、智者的出现
A “智者”:授徒讲学,巡回演讲的人(普罗泰格拉等)
B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
C智者的教育贡献:扩大了教育对象,创立了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培养政治家的
教育
5、学校教育的变化
A文法学校与琴弦学校的分设
B一批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立
(五)希腊化时代的教育
1、何谓“希腊化”
A教育的希腊化 B文化的希腊化 C语言的希腊化
2、希腊化时期的教育变化
A教育制度的传播
B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转移
C教育机会的扩大
D希腊的初级学校的蜕变(只注重读写算)
E希腊中等教育的变化(只重视文法,忽视体育)
F希腊高等教育的变化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使人得到改进
2、教育目的
——治国之才(专家治国论)
3、德育思想——“知德统一”、“德行可教”
4、教育内容——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5、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法(四步骤: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2? / 5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
中外教育史强化讲义
1、哲学基础——理念哲学(唯心主义)
A教育的终极目的——灵魂转向(使人的灵魂由现象世界转向本质世界)
B学习的本质——学习即回忆
2、政治基础
——理想国家中的三个阶级(哲学王,军人,农民)
3、伦理学基础——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4、《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
A教育的最高目标——哲学王
B理想国中的教育制度:故事和游戏,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5、《法律篇》中的教育思想
A教育管理长官的设置(50岁以上有子女的男子)
B学校的设置
C雇用专职教师
D取消哲学课程
E强迫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哲学基础——形式质料说
2、认识论
——“白板说”的萌芽
3、灵魂论及对教育的启示(植物灵魂
—体育教育,动物灵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