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二文科地理综合测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文科地理综合测试题

高二文科地理综合测试题 (南海:赵焕义) (高中地理上册和选修第一册)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材料一: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从甘肃酒泉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材料二:2004年元月,“勇气号”和“机遇号”先后在火星上登陆, NASA科学家认为机遇号的位置以前曾是火星一个盐水海洋海岸线。右图是机遇号拍摄的显微图片的放大效果,图中黑线是标志水流动后沉积的痕迹,白线标志两个不同岩层的分界线。  回答1-4题: 在杨利伟乘坐的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飞船穿越的大气密度逐渐增大,大气的温度越来越高 B.在进入地球大气圈前,杨利伟透过窗户看到的天空更蓝 C.在太空时,他不可能看到有“流星现象” D.在飞船返回地面过程中,依次穿过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当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B.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 C.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正吃过早饭后,激动的收看现场电视直播 D.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时,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分布情况与下图相同的是:( ) A B C D 第1页(共8页) 机遇号火星车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 ( )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        B.火星上曾经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 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 右图是“70°N某地24小时内太阳高度和该地某河流量变化示意图”,回答5—7题。 5.此刻太阳直射的经线是 ( ) A.90°W B.120°E C.90°E D.0° 6.从流量曲线看,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7.世界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是重要的农业区, 但该河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纬度高,气候寒冷 B.人口稀少 C.种植技术落后 D.远离市场 8.读下面的等高线及剖面示意图;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中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 读“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 ( ) 第2页(共8页) A.①白令海峡 ②霍尔木兹海峡 ③多佛尔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B.①霍尔木兹海峡 ②马六甲海峡 ③白令海峡 ④多佛尔海峡 C.①多佛尔海峡 ②马六甲海峡 ③霍尔木兹海峡 ④白令海峡 D.①多佛尔海峡 ②霍尔木兹海峡 ③白令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10.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 ( ) A.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B.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C.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D.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近年来,北京在一些人行道改造工程中,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这给城市带来了诸多方面的环境效益。据此回答11—12题。 11.城市中以往多采用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有:①阻断了大气降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②冬季雨雪天气极易使地面结冰,引起交通和出行困难③影响了城市植被的生长④降低了城市地面和空气的干燥程度 (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2.除了铺设透水砖以外,下列哪些做法对改善北京城市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 ( ) A.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C.扩大郊区发展花卉、蔬菜的生产规模 D.在城近郊区大力发展旅游业 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右图为扬州瘦西湖公园一处著名景区——吹台一景。回答13—14题。 13.图中景区主要的构景手法是 ( ) A.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用障景法丰富景观层次 B.用隔景法将园景与塔隔成不同的景区 C.用圆形门框作为取景的画框,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