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和分离障碍1029 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暗示性: 个体所具备的接受暗示的能力,受到年龄、性别和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暗示和自我暗示: 在一定的环境下,处在一定的情感气氛中,个体对外来的影响无条件接受的情况称为“暗示” 而对于来自自己的影响无条件接受的情况称为“自我暗示”。 * 本症多于青壮年期发病,首发年龄以20~30岁最多,起病突然,可有多次发作,尤多见于女性。 多数学者认为文化落后地区发病率高。 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患病率女性为3-6‰,国内流行学调查资料中,各地报道的差异很大,约占神经精神科门、急诊总数5%~10%。 近年来,癔症发病率有减少趋势。 一、流行病学 *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学 正常状态的分离是一种用于处理重大精神创伤的适应性防御。目的是减缓或防止精神功能被创伤压垮。 在分离性障碍中,这种实施有意识的、有选择性控制的能力被认为是受到损害。 一般认为童年的创伤性体验是成年后发生分离(转换)性障碍的重要原因。 精神因素是否引起发病,引发何种类型发作,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人格素质)。 *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性分离的病因基础有以下说法 1.心理学理论 Janet推断具有素质性的“心理性不足”,致使他们面临恐惧性经历时有分离的倾向。 分离(Janet 1889年提出):意识中的部分观念和认知过程从意识的主流分离出去,转变为精神症状,如遗忘、意识障碍、神游等。 弗氏认为分离的作用在于把令人痛苦的情感和思想从意识中排除掉。 * 1.心理学理论 转换(弗洛伊德1894年提出):压抑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躯体症状,原发和继发双重获益(回避内心冲突和现实)。病人的特点是通常对躯体功能障碍持漠不关心的态度。 “原发性获益”:患者无意识地以疾病的方式来寻求得到精神上的补偿的情况 “继发性获益”:无意识地以疾病的方式寻求获得 实际利益的情况 * “反射”说学派认为癔症症状本质是一类神经系统原始的、本能的反应、这种反应可因继发性得益而强化,或因条件反射性联系而习惯化,成为主动化反应。 * 3.心理社会因素 一般多由急性精神创伤性刺激引起,亦可由持久的难以解决的人际矛盾或内心痛苦引起。尤其是气愤与悲哀不能发泄时,常导致疾病的突然发生。 一般说来,精神症状常常由明显而强烈的情感因素引起,躯体症状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首次发病的精神因素常决定以后发病形式、症状特点、病程和转归。 * 4.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国外资料表明癔症患者的近亲中本症发生率为1.7%~7.3%,较一般居民高。 女患一极亲属中发生率为20%。 我国福建地区报导患者具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4%。 提示遗传因素对部分患者来说比精神因素更为重要。 * (2)人格类型:癔症人格的特征: 1)情感性:情感容易走向极端;以自身的感受作为判断是非的重要标准 2)暗示性: 容易接受外界和自身的影响 3)自我中心性: 在群体中总是希望成为注意的中心;在群体中总希望以自己的意志为意志 4)表演性: 善于或“渴望”显示自己,在患者中表现为对自己主观痛苦和症状的夸大。 5)幻想性: 富于幻想,有时可以将幻想的内容与显示混淆 * 第二节 临床表现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性障碍 1、☆意识障碍:周围环境和自我意识障碍 朦胧状态:突然出现意识范围缩小,与外界能作部份接触和对答,说话内容简单,常反映与病因有关的内心体验。 双重人格或鬼神附体,可有明显生动的幻视、幻觉,情感丰富而逼真。 * 2、情感爆发 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表现为哭笑、喊叫、吵闹、愤怒、言语增多等,常以唱小调方式表达内心体验。 情感反应迅速,破涕为笑并伴有戏剧性表情动作。 发作持续时间常受周围人言语和态度的影响。 发作时有轻度意识模糊,发作后能部分回忆。 * 3、癔症性痴呆 为假性痴呆的一种。表现有刚塞综合征、童样性痴呆。 4、癔症性遗忘症 5、癔症性精神病 癔症性精神障碍的最严重形式。 在意识朦胧或漫游的背景下出现行为紊乱、思维联想障碍、片段的幻觉妄想以及人格障碍等。 *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 1、运动障碍 痉挛发作:发作时徐缓倒地,痉挛发作无规律性,或为四肢挺直,不能被动屈曲,或呈角弓反张状,或作挣扎乱动,双手抓胸,揪头发、扯衣服、翻滚、喊叫等富有情感色彩的表现。发作时间持续数十分钟。一般意识不完全丧失,发作后能部份回忆。 瘫痪:可为截瘫、偏瘫。 失音和不言症:失音者说话时声低如耳语。不言者坚持缄默不语,但笔谈能力完好。 2、感觉障碍 * 三、其他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 多发生在共同生活、经历和观念基本相似的人群中。起初为一人发病,周围目睹者受到感应,在暗示和自我暗示下相继出现类似症状,短时内爆发流行。这种发作一般历时短暂,女性较多见。 * 三、其他特殊表现形式 赔偿神经症: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