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及胃肠道病变的ct诊断2008 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盲肠肿瘤伴盲生结肠套叠, 手术病理证实 * * 淋巴瘤 病理与临床 结肠淋巴瘤的发病率仅次于结肠癌,多位于右侧结肠,特别是盲肠和回肠末端,男性多见。病理表现除肠壁增厚外,还产生巨大肿块和肠管狭窄,另外尚有肝、脾肿大和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 CT表现 腹腔单个或多个肿块。 结肠弥漫性结节,或肠壁增厚,管腔狭窄。 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 * 结肠息肉(colon polypus) 病理与临床 多数为腺瘤和炎性息肉,少数为错构瘤。腺瘤性息肉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为癌前期病变。 临床上以反复血便为主,或有粘液,腹痛等。 影像诊断 一般钡剂灌肠即可明确诊断。 CT螺旋扫描三维重建、仿真内窥镜有利于显示息肉病变。 * * 直肠和乙状结肠 正常解剖 乙状结肠起于小骨盆入口,于第三骶椎水平下接直肠,乙状结肠为腹膜所包绕,有乙状结肠系膜。乙状结肠与直肠连接处交角呈锐角,为肠系膜所固定,是结肠最狭窄处。 直肠是结肠的远端,长约15cm。 直肠无系膜,其上端为腹膜包绕,距肛门约12.5cm以下其背侧无腹膜,在直肠前方反折,形成直肠膀胱陷窝或直肠子宫陷窝。两侧腹膜隐窝形成直肠旁间隙。 * * 直肠癌 病理与临床 我国直肠癌发病率相对较高,约占全部大肠癌的50%~60%,并以低位直肠癌为主 直肠癌的预后取决于病变的大小、形态、局部受侵范围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等。 * * 直肠癌 CT表现 肠壁增厚:早期仅一侧肠壁增厚,随着病变发展可侵犯肠管全周。 肿瘤侵犯直肠周围间隙,表现为肿块外缘不整或呈毛刺状。 侵及邻近组织结构:直肠癌患者直肠周围筋膜增厚,提示病变外侵不能手术切除。 局部淋巴结转移:如见直径大于1cm的软组织影应考虑为直肠周围肿大淋巴结。 * * 直肠癌 * * 直肠癌 * * 直肠癌侵犯精囊 * * 谢谢! * * 胃的正常解剖 胃的形状变化较大,充盈良好时胃底后壁紧贴横膈,脾位于其外侧,胃体伸向前腹壁,幽门和十二指肠环绕胰头。 适度扩张的正常胃壁厚度胃底部小于6mm,胃体部小于5mm,胃窦部小于4mm,收缩状态的胃壁厚度可达10mm。胃壁厚度基本是均匀一致的,局限性增厚意义较大。 增强扫描胃壁细节显示更清楚,胃壁呈均一强化,胃粘膜皱襞易与低密度胃腔区分。 * * 正常胃壁 * * 胃癌(gastric carcinoma) 病理与临床 胃癌发病率居消化道肿瘤第三位,主要为腺癌,早期仅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随着癌肿的发展,病变可侵及肌层、浆膜层,甚至侵及邻近器官,或发生远处转移。 好发于40~60岁。 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以胃窦、小弯和贲门区常见。 病理分型 蕈伞型(息肉型、肿块型、增生型):癌瘤向胃腔内生长形成肿块; 浸润型(硬癌):癌瘤沿胃壁浸润性生长,使胃壁增厚、僵硬; 溃疡型:癌瘤常深达肌层,形成大而浅的盘状溃疡。 临床表现 主要是上腹部疼痛、不易缓解,呕吐咖啡色血液、解柏油便。 * * 胃癌 CT表现 最常见的是胃壁增厚,增厚的胃壁内缘多凹凸不平,范围可以是较局限或广泛的。 大的肿瘤表现为胃内软组织肿块,变换体位扫描软组织肿块位置固定。 CT检查的目的是确定癌是否已超出胃壁,如果与邻近器官境界清楚,胃周脂肪线完整,则病变限于胃内;如果境界模糊,或呈结节状放射状突起,说明已突破胃壁,胃壁厚度在2cm以上也提示肿瘤外侵。 * * 胃癌 胃癌CT分期 Ⅰ期:限于腔内的肿块,无胃壁增厚,无邻近或远处扩散。 Ⅱ期:胃壁增厚超过1cm,但癌未超出胃壁。 Ⅲ期:胃壁增厚并直接侵及邻近器官,但无远处转移。 Ⅳ期:肯定有远处转移。 胃癌术后改变 局部复发多在吻合口或残端,CT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肿块,然而更为常见的是淋巳结转移、肝转移,腹膜转移出现腹水。 * * 胃窦癌 * * 胃体贲门中分化腺癌 * *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with liver metastases * * 胃淋巴瘤 (malignant lymphoma of stomach) 病理与临床 占胃恶性肿瘤的1%~5%,可以是全身淋巴瘤的一部份,也可能是唯一原发的部位。病变起源于胃粘膜下的淋巴组织,因增殖进展可使胃壁和皱褶增厚,而粘膜表现正常。 可单发、多发。 多见于胃窦部和幽门部,其次为胃体,贲门部少见 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 * * 胃淋巴瘤 CT表现 CT可以显示胃壁增厚和范围,胃淋巴瘤胃壁厚度常超过1cm,约半数病例全胃的胃壁增厚,即使不累及全胃,其范围也较广泛,常超过全胃的1/2,偶尔也可较局限。 增厚的胃壁有时出现密度稍低和不均匀区,可能由于淋巴组织学差别、坏死、水肿或出血所致。 2/3胃淋巴瘤外形光滑或呈分叶状,境界清楚,胃周脂肪线完整。 * * 胃淋巴瘤 CT表现 胃周脂肪线中断或消失是肿瘤外侵的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