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民和钻井技术(最终)
三开河口组、大通河组造浆率高、易垮塌;采用络合铝-聚磺钻井液体系,防塌抑制性强、耐高温性能好。严格控制钻井液失水、结合短起下钻拉井壁是安全钻井的关键。 钻井液配方:清水50m3+Na2CO3200kg+SPG-1 1000kg+HP300kg+PLA-1 2000kg+PL1000kg+烧碱200kg+二开泥浆50 m3。 4.4 深部井段钻井液技术 深部井段地温较高(约110℃),钻井液滤失量控制在3-4ml,降低了硬脆性泥岩地层产生的应力剥蚀掉块现象。 钻进中保持钻井液良好的流变性,减缓液流对井壁的冲蚀,保护油气层。 通过综合防塌措施的实施,两口井井壁稳定、坍塌掉块大幅减少。 河口组含膏泥岩发育,享堂组、窑街组含大段灰质泥岩,钻井液中HCO3-、CO32- 、SO42-离子含量逐渐增加,起泡严重,严重影响井下安全和钻井速度。 在加入大量消泡剂无效的情况下,因地制宜,通过室内小型试验,加入2-3%石灰,起到了良好的消泡效果。 4.5 三开钻井液消泡技术 汇报内容 一、项目概述 二、难点分析 三、应对技术措施 四、结论与认识 四刀翼PDC钻头明显优于五刀翼PDC钻头,享堂组和窑街组地层研磨性强,PDC钻头有待进一步优选。 钟摆钻具组合在高钻压、高转速情况下降斜效果优于PDC钻头+螺杆双驱钻井方式。 机械式双向减震器减轻跳钻,减少钻头消耗,加快钻井速度。 分井段合理控制钻井液失水量,结合综合防塌技术,基本解决了民和地区长井段水敏性泥岩地层的垮塌掉块问题。 北部地区地层倾角明显大于南部。北部地区河口组地层自然造斜率达1°/30m,大通河组以上地层倾向为NE30°,为井位优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谢 谢 大 家 ! 青海民和地区钻井技术 钻井四公司 汇报内容 一、项目概述 二、难点分析 三、应对技术措施 四、结论与认识 一、项目概述 青海省民和地区 是国融红杉公司的风险勘探区块,勘探面积约130平方公里; 50455钻井队已完成红6、红5井施工。 地层特点: 上部地层成岩性差、造浆率高。地表有大尺寸鹅卵石地层,胶结填充物疏松、厚达20-50m,易漏、易坍塌。 下部地层硅质胶结,砾岩含量丰富,胶结致密、研磨性强、可钻性差。 两口完成井技术指标 1、红6、红5井平均机械钻速4.12m/h,达到区块最高。是邻井巴参1井平均机械钻速0.96m/h的4.29倍。 2、 红6、红5井钻井周期73.21天、64.21天,与设计钻井周期(101天和100天)相比分别节约27.79天、35.79天,缩短幅度为27.51%、35.79%。 项目 序号 井号 井型 完钻井深 (m) 钻井周期 (d-h) 平均机械钻速 (m/h) 纯钻时间 (h) 井径扩大率 (%) 钻四 施工 井 1 红6井 直井 3300 73-5 3.87 853 19.6 2 红5井 直井 3052 64-5 4.42 690 26.1 邻 井 3 巴参1井 直井 3800 273-0 0.96 3958 13.6 4 红1井 直井 1957 45-20 3.06 639 21.2 5 红2井 直井 1976 51-9 3.64 542 22.5 6 红3井 直井 2324 59-13 2.56 908 23.4 汇报内容 一、项目概述 二、难点分析 三、应对技术措施 四、结论与认识 二、难点分析 跳钻及钻头选型困难; 井身质量控制困难; 井壁稳定性差; 故障复杂预防困难。 调研以往所钻井故障率高,前期勘探开发故障提前完井数量达到50%以上。 跳钻及钻头选型困难 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多个井段跳钻,引发钻具故障、钻头牙齿崩断、掉牙轮等问题。 三开地层含砾石层多、硅质胶结、岩性致密坚硬、研磨性强、可钻性差, PDC钻头使用受限。 井身质量控制困难 巴参1井和海参1井一开吊打,井斜仍达4°。 红1井采用钟摆组合,最大井斜9.83°/1400m, (井底1957m)总水平位移195.20m。 地层倾角大(约15-25°) 软硬交错,呈不整合接触 含砾石,跳钻严重 易产生井斜 井壁稳定性差 一开地层砾石含量高,易坍塌漏失。 二开泥岩发育、成岩性差,易缩径、泥包。 三开大段硅质胶结的泥岩,致密坚硬、可钻性差。 垮塌掉块严重,导致井径大而不规则,“糖葫芦”井眼多。 汇报内容 一、项目概述 二、难点分析 三、应对技术措施 四、结论与认识 1.1 一开钻头优选 地表附近砾石、鹅卵石发育,红6井地表以下约1.5m处为鹅卵石层(见下图 ),鹅卵石最大直径680mm,跳钻现象普遍,选用17 1/2″SKW121牙轮钻头,钻穿鹅卵石层。 1、钻头优选 1.2 二开钻头优选 根据资料调研和地层分析: 第一只钻头选用12 1/4″GA114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