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所得税.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章--所得税

第九章 所得税 基本要求: 一、资产计税基础、负债计税基础 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四、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五、掌握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专有名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第二节 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三)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 适用税率的确定 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 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如后减记的利益又得以恢复,则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 ﹢ = * * 本章有关专有名词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 资产的计税基础与负债的计税基础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涵义 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的一种方法。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某项交易或事项对未来期间计税的影响 未来期间应交的所得税 减少 增加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资产的账面价值 资产的计税基础 200万 260万 200万 150万 资产的账面价值 资产的计税基础 某项资产的原值 二、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计算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应纳税差异 可抵扣差异 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异处理的步骤 区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进性差异 确定期末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 减除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 确定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确认或转销的金额 确定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 某企业2009年末购入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为2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零,折旧年限5年,采用平均年限法,会计与税法均相同,2012年末计提5万元减值准备,假定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应税所得为505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当年的所得税费用。 75万-80万=5万 0 5万X25%=1.25万 505X25%-1.25=125万 1.25万 一、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 指在未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予抵扣的金额 =该项资产的成本-该项资产当期及以前期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公司某年应付工资的账面金额为260万,假设该工资费用在当年计税时按税法规定的计税标准允许扣除的金额180万元,将来支付工资时不能再抵扣。 某台设备原值为200万,折旧70万元已在当期和以前期间抵扣,折余价值130万将在未来期间通过折旧或处置作为减项从应税利润中抵扣 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本 资产在初始确认时 在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 =成本-按照税法规定已在以前期间税前扣除的累计折旧额或累计摊销额后的金额 在资产持续持有的过程中 =该资产未来可在税前抵扣的金额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 初始确认时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上的基本计量模式是“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产生的差异 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某企业于2010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使用年限10年,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该类设备可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均确认为零。2012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20万元 2012年末的账面价值=300-30X2-20=220万 2012年末的差异=220万-192万=28万(判断属于什么差异?) 2012年末的计税基础=300-300X20%-240X20%=192万 假定该企业2012年末利润总额为100万,所得税率为25%,计算所得税费用金额并作相关账务处理 初始确认时其入账价值与税法规定的成本之间一般不存在差异 无形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 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 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而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可税前扣除。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 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