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ea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lmc).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fmea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lmc)

与制造、装配无关的原因 当制造与装配符合技术规范的情况下,发生了失效。分析其潜在失效原因/机理可以采用以下途径: 现有的类似产品的FMEA资料 , 应用失效链,找出直接原因,中间原因和最终原因 应用因果图,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析, 应用排列图,相关分析,试验设计等方法,从可能的多因素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   应用失效树分析找出复杂系统的失效原因与机理,   充分发挥小组的经验,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 * 与制造/装配有关的原因 这里主要是指由于所拟定采用的制造/装配设计在技术上或操作者体力上的限制与难度,以及容易产生误操作而引起的潜在失效。在产品设计的FMEA中对制造/装配问题的考虑,可以归纳为 : 1)误操作, 2)技术与体力的限制, 3)对变差的敏感性。 一个好的产品(或系统)设计,应考虑对制造中各种因素(或构成系统、总成的零件、元件)的变差的容忍性,不敏感性,也就是提高产品设计的健壮性. * 15、頻度 (O) 失效原因或机理出現的可能性 频度愈高,分数愈大,最高分数为10分,最低分为1分。(祥见评价准则) 可能性大 吗 项目 功能 潜在失 效模式 潜在失 效后果 严重度 S 分类 潜在失效 起因/机理 频度 O 现行设计 控制方法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設計FMEA表填写说明 * 频度定义 所称频度,是指某项失效之原因其发生之机率,该项目一经发生,将可能出现失效。惟于估计频度时,需先假定产品于交货前,有关之失效均未被发现。 * 设计FMEA频度建议的评价准则 ? 失效發生的可能性 可能的失效率 CPK 頻度數 很高:失效幾乎是不可避免 ?1/10 1/20 ?0.33 ?0.33 10 9 高:一般與以前經常發生失效的過程相似的工藝有關 ?1/50 1/100 ?0.51 ?0.67 8 7 中等:一般與以前時有失效發生,但不佔主要比例的過程相似的工藝有關 1/500 1/2000 1/10,000 ?0.83 ?1.00 ?1.17 6 5 4 低:很少幾次與相似過程有關的失效 1/100,000 ?1.33 3 很低:很少幾次與幾乎完全相同過程有關的失效 1/1,000,000 ?1.50 2 極低:失效不大可能發生。幾乎完全相同的過程也未有過失效 通过预防控制消除 ?1.67 1 * 16、現行設計控制 预防:防止失效模式或效果的出現,或減少其出现率, 例如,通过工程分析,使零件具备充分的合理的强度、刚度、寿命等;通过材料试验与分析,使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通过实体仿真,模拟制造和装配过程,观察分析是否存在可能的失效等等。通过试验设计等方法找出各种因素变差对系统变差的影响,从而找出防止失效的优化方案。 项目 功能 潜在失 效模式 潜在失 效后果 严重度 S 分类 潜在失效 起因/机理 频度 O 现行设计 控制方法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設計FMEA表填写说明 * 16、現行設計控制 探测:查出原因或机理,進而找到糾正措施 项目 功能 潜在失 效模式 潜在失 效后果 严重度 S 分类 潜在失效 起因/机理 频度 O 现行设计 控制方法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設計FMEA表填写说明 * 17、探測度(D) 探测度(D)是找出失效原因的可能性。可能性越高表示很容易找出,可能性愈低表示很难找出,愈难评分愈高,最高/低是10分/1分。(祥见评价准则) 频度 O 现行设计 控制方法 探测度D 风险 顺序 数 建议 措施 责任及目标完成日期 执行结果 采取措施 S O D RPN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2 22 22 設計FMEA表填写说明 * 设计FMEA探测度建议的评定准则 探测度 评价准则:由设计控制可探测的可能性 等级 绝对不确定 设计控制不会且/或不能检测潜在原因/失效机制和后绩的失效模式﹔或者根本没有设计控制 10 极稀少 设计控制检测出潜在原因/失效机制和后续失效模式的机率极其稀少 9 稀少 设计控制检测出潜在原因/失效机制和后续故障模式的机率稀少 8 极低 设计控制检测出潜在原因/失效机制和后续故障模式的机率极低 7 低 设计控制检测出潜在原因/失效机制和后续故障模式的机率低 6 中等 设计控制检测出潜在原因/失效机制和后续故障模式的机率中等 5 略高 设计控制检测出潜在原因/失效机制和后续故障模式的机率尚可 4 高 设计控制检测出潜在原因/失效机制和后续故障模式的机率高 3 极高 设计控制检测出潜在原因/失效机制和后续故障模式的机率极高 2 几乎肯定 设计控制一定可以检测出潜在原因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