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虫的初步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孢子虫的初步研究

孢子虫的初步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水产养殖中,人们越来越关注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孢子虫的病害防治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课题,本文主要就孢子虫的寄生、识别、和防治方法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实用指导。 【关键词】寄生;孢子虫;识别;防治方法 ; 寄生在鱼类的孢子虫种属很多,虫体较微小,在众多的孢子虫中,由于寄生的数量不多,因此危害不大,但有些种类往往寄生数量很大,且孢子虫寄生非常广泛,几乎对每种鱼体的各种器官都能感染,甚至在同一条鱼的同一器官内有数种孢子虫寄生。近几年来爆发的异育银鲫孢子虫病[1],来势猛、传播快、死亡率高,孢子虫寄生在多种淡水鱼的鳃、头、鳍、躯干上,可引起鱼体发黑、消瘦、皮肤发炎、呼吸困难而死。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苏北地区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1.孢子虫的寄生 1.1孢子虫的寄生 孢子虫属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的孢子虫纲(Class Sporozoa),均营寄生生活,而且大多数为体内寄生,通常无运动器官和营养器官,依靠胞膜渗透吸取营养[2]。部分孢子在蚕、蜂、鱼类、牲畜乃至人类,无不为害,例如家蚕微孢子虫、粘孢子虫、肉包子虫、疟原虫等。它们裹在孢子之内,才能潜入自然界,由孢子传至其他生物,这是孢子虫生活史中的一环。孢子虫是一大类致病原生动物,种类繁多,关于鱼病孢子虫就有不少,肠系膜、腮、皮肤、脑、脊髓、内脏都可以寄生,粘孢子虫是鲤类的主要病害生物,一般要防治为主,如果出现鱼群感染再去治疗就太晚了。 1.2孢子虫的传播 孢子虫从鱼体释放到水体中有两条途径:一是被鱼直接吞食或从鱼体的伤口处进入,在鱼体内继续繁殖,周而复始,形成爆发流行;二是孢子释放到水体后被水生寡毛类如水蚯蚓吞食后,在寡毛类的体内繁殖大量的放射孢子,再次释放到水体中被鱼体吞食或从鱼体伤口处进入,在体内繁殖,形成爆发流行,危害鱼类。由于孢子在鱼体内形成的孢囊坚韧的外壳,药物很难进入。任何外用药物在这个阶段都很难有效。特别是在这个阶段往往是药的品种用的越多,药量越大;鱼的死亡越严重,损失越惨重。这些教训屡见不鲜。孢子虫的发病时间从5~10月都会发生,但暴发时间一般在7~异育银鲫初报[J]科学养鱼2008,(06):49 周燕侠.异形碘泡虫病的防治方法[J],科学养鱼,科学养鱼 孢子虫的初步研究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4 5 孢子虫的初步研究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