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差生情结:流于卑微
差生情结:流于卑微(摘自《萌芽》) 我是一个差生,没有清高的资本,只有萧瑟的孤愤。绝不会容忍虚伪,绝不会抛弃真诚。但是人格分裂是一种魅惑的吸引,完全不同的人生,我在其中穿梭,能读懂谁的、哪怕细微的部分? ——题记
你不用瞧不起我,连你对我的轻蔑的表情都是对我的施舍。 我是一个中文系的差生。因着我首先是中文系的,我自认为有简单而精致的思想;又因着我是差生,便时刻动员全身的热情呈现一个差生所应该具有的自卑和低调。 所以我沉默,冷眼旁观你们这些好学生的利欲熏心,如火如荼地争抢有关外国文学的课程。试想:如果不是有出国交流的机会,你们能这么积极地面对外国文学史么?而我会,我会一直爱着外国文学,并非只是我的兴趣或考研的专业研究问题,更是那个教授我们课程的男人,人格魅力让我深深折服。 没有他,我断不会看半部外国名著;没有他,我只能一如既往地耕耘我灰暗的中文系课程;没有他,我几乎是空洞而乏味地在这个世上日复一日地幻想和幻灭。相反,有了他,我却耽于做一个差生,一个卑微的差生,永不会参与到你们崇高的、华丽的出国事业中去,永远不涉足险恶的人际交往的浑水。 他,最后一节课总结并且点明考试时,一直在暗暗微笑;我,坐在大教室里最后一排,也一直在暗暗失落。 我爱这个智慧的男人,从他给我们上第一节课开始。这不得不谈到他的课程。当一开始面对外国文学时,我有一种很复杂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是极度的自我膨胀,自以为是地拿中国传统文学与之抗衡,对其不屑一顾;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幼稚到不懂不通的程度,不愿也不会利用外国文学之精髓,因而在极度贫乏的知识背景下面对浩瀚的西方文学海洋有极度的恐慌心理。 可是,谁说欲济无舟楫?他来了,我的耳目焕然一新。 第一堂讲古希腊神话,列举诸神时,他微笑地说了句:“我们要正确看待人类发展初期的乱伦现象,因为人类由一到多发展,乱伦有着结构性的需要,试想亚当、夏娃繁殖人类,他们的第一代必定有兄妹或姐弟的乱伦。”我是个传统而固执的人,对文学作品中的乱伦现象向来十分厌恶,是种本能上的感情排斥。但头一次听他这么讲,从理论、学术的角度,让我知道了感情用事的狭隘。于是我不再排斥那些远古时候西方世界的混杂与博大,试着去理解俄狄浦斯的悲剧,放弃自我短浅的道德感,而以审美的眼光亲近西方文学。 这时候我发现了新的东西,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东西,即人性的讴歌和命运的膜拜。我仔细阅读了《俄狄浦斯王》,切身体味到了悲剧的崇高感,也颇钻牛角尖地发现剧本的漏洞:俄狄浦斯当了这么多年王,为什么到瘟疫发生时才听说老国王遇害之事?而此事城邦平民都知道。很喜欢这部剧,我从中认识到人的意识与命运冲突,认识到命运的盲目与邪恶,在感情上很受震撼,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怜悯与恐惧”。 优秀的学生课后乐此不疲地议论老师上课讲希腊诸神的乱伦。我呢,与其说悄悄地避开,倒不如说主动地走进另一些东西。不再排斥我根本不懂的西方文学,也不再对陌生感到恐惧。很多人第一节课后便只在老师点名才去上一次课,我却是每节课都早早地到教室,不过是照例溜在最后一排的角落,尽量不让他看到我。 课程渐渐推进,我时时感到别样的幡然醒悟的快乐。远离人群的时候,我独自坐在小树林里大笑一阵,手里拿着笔记或外国名著,它们是不会排斥我的知己。但丁的《新生》里,但丁把贝阿特丽采当神一样敬仰,以个人化的感情渲染爱的真义。我看了简直要热血沸腾! 因为我最崇拜的一个人,是赵雅芝,我蹩脚地写了很多首诗写这个完美女神。孤独地景仰、神化地憧憬,我跟但丁的情感是不是没有差别啊? 后来,他讲堂·吉诃德,告诉我们“信仰不是我相信,而是我愿意相信”。我清楚地记得,他悠然地站在讲台上的样子,柔软而带着磁性的嗓音飘荡在教室:理智地探索事物的根源最终会摧毁所有的信仰,倒不如心甘情愿地相信虚幻并为之奋斗——反而是一种葆有积极性的人生态度。
他不会知道,从此后我就有了自己的皈依,我把赵雅芝的照片放在外国文学史的书里,作为鞭策我用心读书的动力。我信他,我情愿尝试堂·吉诃德那种把理想现实化的精神。有时候,他俨然是一个布道者,悉心教会我如何虔诚。 我是一个差生,谁都不会在意我。我内心翻江倒海表面却风平浪静。我发现我爱上这个充满智慧的男人了,他智慧,在于他对我的启迪和给我的希望。当美丽的瞬间公平地像对好学生般如期而至一个差生的心底,我如何不欢呼雀跃! 不过,我不是全然快乐的。用思考代替了表达,内在不断地充实,外在难以排遣,我反而比以前更沉默了。差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吧,我陷入了自省与自恋纠缠。 读过《哈姆莱特》,我便开始反复延宕。很多次我想走向讲台,想把我写的那篇有关俄狄浦斯结构矛盾的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