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原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原则

常见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原则 心律失常的分类 心律失常定义: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搏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分类:按发生原理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按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分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一)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 (二)异位心律 ⑴被动性异位心律:逸搏(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心律失常的分类 ⑵主动性异位心律 期前收缩(早搏): 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性、房室交界性、房室折返性、室性 心房扑动、颤动 心室扑动、颤动 心律失常的分类 二、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2、病理性: ⑴窦房传导阻滞 ⑵房内传导阻滞 ⑶房室传导阻滞 ⑷束支或分支阻滞或室内阻滞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一、心电图特点 1. 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 2. PR间期0.12~0.20s; 3. P波频率大于100次/分。 二、临床意义 可见于正常人,亦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主要处理原发病,可用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 窦性心动过缓 一、心电图特点 1. 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 2. PR间期0.12~0.20s; 3. P波频率小于60次/分。 二、临床意义 可见于正常人,亦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无症状者无需处理。 窦性停搏 一、心电图特点 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长的PP间期与基本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二.治疗   1.窦性停搏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引起窦性停搏的原发病。   2.对于偶发的、一过性的窦性停搏又无症状者,心率在50次/min以上的常不需做对症治疗。   3.对于频发、持续时间长的窦性停搏,可试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药物治疗。对严重病例可静脉注射阿托品0.5~1mg或注射山莨菪碱(654-2);或用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250~500ml中,每分钟滴入1~3μg。静注钙剂, 钙离子有助于恢复细胞膜的兴奋性, 尤其是对心电图P 波消失、QRS 波增宽者效果显著。   4.对持久性或永久性窦性停搏者或昏厥反复发作者,应及早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第二节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早搏 一、心电图特点 1. 提前发生的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 2. QRS形态与窦性时相同(无室内差异性传导时); 3. 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临床意义 多半发生于病理状态,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房性心动过速 一、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1. 心电图特点:①心房率150~200bpm;②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③常伴有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④P波之间等电位线仍然存在;⑤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⑥发作开始心率逐渐加速。 2. 治疗 ①洋地黄中毒引起者:停用洋地黄,补钾,可选利多卡因、苯妥因钠及普奈洛尔等。 ②非洋地黄引起者:减慢心室率;可用IC类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心律;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射频消融。 二、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较为少见,治疗同阵发性室上速。 三、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常发生于慢阻肺或心衰患者,也可见于洋地黄中毒。 心房扑动 一、心电图特征 1. 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其间等电位线消失,频率一般在250~300bpm; 2. 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是否衡定; 3. QRS波群与窦性相同。 心房扑动 二、治疗 1. 原发病治疗; 2. 电复律或超速起搏; 3. 控制心室率: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洋地黄; 4. 药物复律:注意复律前应用药物减慢心室率。常用药物有ⅠA、ⅠC和Ⅲ类。 5. 射频消融:适用于顽固性者。 心房颤动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与心室率快慢有关; 2. 体征: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室率不规则、脉膊短绌; 3. 房颤患者心室率变规则的可能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