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水稻概述
水 稻
第一节 概 述
一、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强,而稻谷产量却占粮食总产量的1/2。可见,水稻生产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稻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淀粉77.6%、蛋白质7.3%(优质米可达15%)、粗纤维0.3%、灰分0.8%。与其他谷物相比较,稻米含粗纤维最少,容易消化,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较高,最适合人体需要,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粮。全国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粮,广西则10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粮。稻米也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之一,据统计,在全国商品粮中,稻米约占一半。稻谷加工后的副产品米糠,含有14%左右的蛋白质、15%左右的脂肪、2%左右的磷化物以及相当数量的维生素,是家畜、家禽的精饲料,与城乡人民的肉、蛋、奶的供应密切相关。因此,发展水稻生产,增加稻谷产量,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水稻品种的改革
本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栽培的水稻均属高秆类型,因收获指数低(30%左右),易倒状,致使产量不高,每0.067ha①产量在200—250kg的水平上徘徊了几十年。60年代水稻矮秆良种问世,使我国水稻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每0.067ha的产量提高到300—350kg,主要原因是提高了收获指数(50%左右),以及品种耐肥抗倒,适宜密植,所以产量高。由高秆改为矮秆仅是稻株形态的改良,增产幅度仍然受到限制,因此,每0.067ha又在350—400kg的水平上徘徊了20多年。70年代我国成功地培育出杂交水稻,并产生了强大的杂种优势,每0.067ha单产突破500kg关,与常规矮秆水稻相比,在同等栽培条件下,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30%,使我国水稻生产获得第二次飞跃,它标志着我国水稻生产进入第三阶段。
三、我国及广西水稻生产概况
(一)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也是世界稻谷主产国。但在解放前,由于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三重压迫和剥削,水稻生产同整个农业生产一样,遭到严重的摧残,致使产量很低,稻米不能自给,依赖“洋米”进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水稻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1956年全国水稻面积由1949年的2533万ha增加到3333万 ha,1987年又增加到 3600万 ha,是历史上种植水稻最多的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认真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并进行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迄今水稻面积稳定在3000万ha左右。在技术改革方面,50年代实行单季稻改为双季稻;60年代实现高秆改矮秆;7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经过多点试种和逐步示范推广,1978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增长 466万 ha,1990年扩大到 1566万 ha,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广西水稻生产概况
广西从南到北都可种植双季稻。但解放前是以单季稻为主,单产很低,平均每0.067ha产稻谷仅100kg左右。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单季稻为双季稻,高秆改为矮秆,采用先进栽培技术,使水稻产量逐步提高。70年代中期以来大力发展杂交水稻,至1990年,全区杂交水稻推广面积达 148万 ha,对粮食增产起到重大作用。近年来开展以吨粮田为中心的综合技术开发,各地都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全区涌现出不少年产吨粮田的村和乡,甚至还涌现出667ha以上年产吨粮田的县。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还侧重抓中、低产田的改良和进一步扩大杂交稻种植面积,要求在“九五”计划末扩大到200万ha,争取“九五”计划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
第二节杂交稻的特点
一、形态生理特点
(一)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
杂交稻根多、根长、根粗、发根力强、根量大,与常规稻相比,根的数量比常规稻多40%—50%,而且根系伸展速度快,分布广,入土深,功能旺盛,吸水、吸肥能力强。据辽宁省农科院的试验,不施肥小区的常规稻每0.067ha产稻谷 346kg,而杂交稻则有409kg,比常规稻每0.067ha增产稻谷63kg。
(二)分蘖力强
杂交水稻分蘖发生早而多,分蘖初始期比常规稻早6—8天,三叶期即开始出生分蘖,比常规稻早1个叶龄,五叶的秧已有3个分蘖。移栽到本田后返青较快,分蘖期比常规稻早4天左右。分蘖高峰期单株分蘖数比常规稻多5—6个。
(三)吸收较少的营养元素,合成较多的有机物质
据全国第一次杂交稻科研协作会议资料汇编,每生产500kg稻谷,常规稻从土壤中吸走氮 12kg,磷以 P2O5表示为 5.5kg,钾以K2O表示为 9.5kg;而杂交稻吸走氮 10kg,磷以 P2O5表示为4.5kg,钾以 K2O表示为 17.5kg。相比之下,杂交稻对氮、磷的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材料及配件采购方案.docx VIP
- 中国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治疗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2025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物理八上光的直线传播 (3).ppt VIP
- 2024年事业单位医疗卫生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无痛纤支镜麻醉技术规范.pptx VIP
- 广东春季高考2025数学试卷.doc VIP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docx
- 专升本英语时态练习题.doc VIP
- 实验03 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