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开掘古诗文的人文教育内涵.docVIP

活用教材,开掘古诗文的人文教育内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用教材,开掘古诗文的人文教育内涵

活用教材,开掘古诗文的人文教育内涵 学 校:陕西省洛川县中学 姓 名:闫峻峰 职称:中教二级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洛川县中学 邮编:727400 [摘 要] 中华文化中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开掘古诗文的人文教育内涵,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效。 [关键词] 古诗文 人文 内涵 [正 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而语文中的古诗文负载着祖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尚的民族精神。基于此,我们要活用教材,开掘古诗文的人文教育内涵。 一、古诗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载体 纵观中国古典文学,从遥远的神话传说,再到光辉灿烂的《诗经》,颇具哲理的诸子散文,给我们开启了一扇扇智慧的大门,让我们“立身、治国、平天下”。而后的史传文学,二十四史,浩瀚广博唐诗宋词,精美的《红楼梦》,振奋人心的《饮冰室文集》,则让我们徜徉于古诗文的海洋中,品诗论文,接受其美的感染和人格的熏陶。 古诗文其感人的魅力,要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优秀的古诗文精品。这样,古诗文深邃的意境,丰富的人文蕴涵,精练优美的语言,让学生自然接受其熏陶,纯洁其心灵。并且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激励他们要更加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而塑造他们的高尚人格修养。如何发挥古诗文的人文教育价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活用教材,挖掘其人文教育的目标点。 古诗文不仅是文字教学的载体,更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及爱国情感教育的好材料。而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文都是精品,有的让我领略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之美,有的阐发了他们的报国之志,有的感情需浅酌慢饮去品,有的豪放之气如剑气贯虹,古人对于真善美之理想的执着追求,浸润其间,值得品味。但需要我们巧妙挖掘,灵活施教。翻开《关睢》、《氓》学生懂得了人间真情之美;看《离骚》之篇,学生领略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楚怀王的反面让学生明白广开言路,善于纳谏的重要。在陶渊明的诗文中让学生明白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铮铮男子汉该如何活个血性。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引领学生明白自由之美,成就事业的宏伟。篇篇文章都为文学精品,在教学中巧妙挖掘这些人文信息点,这样,语文也将折射出其灿烂的人文魅力。 (二)设疑激趣,把语文变成对学生心灵塑造的文学载体。 语文教学,给人以一种丰富的审美体验,又给人一种心灵的激励,而这也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一篇篇古诗文,语短意长,情感充沛,值得学生反复呤诵,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让学生明白了人间正气的美好,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让我们明白自然之美;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我们在自然的恢宏之气中品味到人生的无奈与岁月的易逝。一篇篇古诗文正如纵横交错的奇峄险壑,让我们感受到处处是美景,时时都动人。大自然无穷的魅力,人生无尽的感悟在学生的析疑与美趣中得以领悟。 二、唯物辩证,古诗文人文内涵获取的有效途径 古诗文给我闪打开了一扇扇鉴赏古代灿烂文化的大门,但遥远的农耕文明、睿智的古圣先贤,带给我们的仅仅是适应古有时代、旧有社会的思想,有些东西是无法纳入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的,所以学习古诗文,用唯物辩证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是大有必要的,那我们该如何鉴赏呢? (一)结合时代,给古诗文一种全面赏析。 古诗文一般都具有言简意赅,含蓄蕴藉,言在意外的特点,而且选入教材的古诗文又仅仅是某一作家的一篇或两篇作品,如果教学陷入就一篇作品而品析这个作家作品,那就陷入了断章取义,从而在教学上就会形成误区,所以我们学古诗文,最好披文入情、感悟意境、宏观渗透,点面突破。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诗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音韵和谐、行云流水的描述,展现出来的是赤壁飞雪映江之景,纵横天下的儒者风范,殊不知早生华发,慨生命之须臾的苏子的那番悲与痛,一腔热血,满肚子才华难融于社会发光发热的无奈,生不逢时之感,封建社会之难为,也是让学生学而有知,只有如此分析,才会给古诗文一种全新的解读,也才会还历史以全貌,教学生以新知。 (二)创造空间,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正是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回归,也是一种有益的学习方法。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应是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