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活与哲学专题十一
生活与哲学专题十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子装满。”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另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点燃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这一寓言故事说明( )
①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 ②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③哲学智慧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 ④哲学可以给人智慧,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公鸡说:“我不叫,太阳就不出来。”( )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
A.朴素唯物的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准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5.亚理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④哲学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最终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
C.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D.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7.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8.富士康科技集团员工的“×连跳”,越来越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思。这说明( )
A.自杀者没有学习过哲学
B.要学习真正的哲学,学会正确地对待人生的变化发展
C.人生观、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
D.学习了哲学可以少犯错误
9.“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洞察眼前的一切,而在于预见即将发生的事。”这句话强调( )
A.哲学的使命在于预见未来
B.意识是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主观反映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0.搜狐网2010年8月3日报道: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在房价调控新政出台百天后接受采访时说:只要我们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和节奏,我们完全可以把房价调控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表明( )
A.人们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们可以创造、消灭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规律的客观性
D.创新精神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1.改革开放以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
A.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C.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D.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2.西方经济学家发现,技术创新的周期与经济繁荣周期成“逆相关”,重大基础性科技创新的高峰均接近于经济萧条期。这种现象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3.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韵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这表明( )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14.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