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主要授课内容建筑塑料建筑涂料建
建筑材料 第九章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主要授课内容: 建筑塑料 建筑涂料 建筑胶粘剂 合成高分子材料是指由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所组成的材料。 合成高分子材料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密度小,比强度大,弹性高,电绝缘性能好,耐腐蚀,装饰性能好等。 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广泛使用,代替了很多传统材料。 第一节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 高分子化合物又称高分子聚合物(简称高聚物),是组成单元相互多次重复连接而构成的物质。 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虽然很大,但化学组成比较简单,由许多低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 例如,聚乙烯分子结构为: …CH2—CH2…CH2—CH2…—[—CH2—CH2—]n— 这种结构称为分子链,可简写为—CH2—CH2—。即聚乙烯是由低分子化合物乙烯(CH2=CH2) 聚合而成的。 可以聚合成高聚物的低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 组成高聚物最小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如—CH2—CH2—; 高聚物中所含链节的数目n称为“聚合度”; 高聚物的聚合度一般为1×103~1×107,分子量必然很大。 二、高聚物的分类与命名 三、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质 1 高聚物分子链的形状与性质 按分子几何结构形态分为线型、支链型和体型 (1)线型:大小分链节排列成线状主链(如图9-1a)。大多数呈卷 曲状,线状大分子间以分子间力结合在一起。线型高聚物具有良好 的弹性、塑性、柔顺性,但强度较低、硬度小、耐热性、耐腐蚀性 较差,且可融可熔。线型结构的合成树脂可反复加热软化、冷却硬 化,称为热塑性树脂。 (2)支链型:分子在主链上带有比主链短的支链(如图9-1b)。分 子排列较松,分子间作用力较弱,因而密度、熔点及强度低于线型 高聚物。 (3)体型:分子由线型或支链型高聚物分子以化学键交联形成,呈 空间网状结构(见图9-1c)。由于化学链结合力强,且交联成一个 巨型分子,因此体型结构的合成树脂仅在第一次加热时软化,固化 后再加热时不会软化,称为热固性树脂。 2 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与物理状态 聚集态结构是指高聚物内部大分子 之间的几何排列与堆砌方式。 晶态 不透明或半透明 非晶态 透明 由于长链高分子难免弯曲,故在晶 态高聚物中也总有非晶区存在,且大分 子链可以同时跨越几个晶区和非晶区。 晶区所占的百分比称为结晶度。 定义 分类 其他 图9-2 非晶态线型高聚物的变形与温度的关系 (1)玻璃态:当低于某一温度时,分子链作用力很大,分子链与链段不能运动,高聚物呈非晶态的固体称为“玻璃态”。 (2)高弹态:当温度超过玻璃化温度Tg时,由于分子链段可发生旋转,使高聚物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大的变形,外力卸除后又缓慢恢复原状,高聚物的运动状态称为“高弹态”。 (3)粘流态:随温度继续升高,当温度达到“流动温度”Tf后,高聚物呈极粘的液体,这种状态称为“粘流态”。此时,分子链和链段都可以发生运动,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分子间相互滑动产生形变,外力卸去后,形变不能恢复。 第二节 建筑塑料 塑料是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材料,加入适量的填料和添加剂,在高温、高压下塑化成型,且在常温、常压下保持制品形状不变的材料。 常用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是各种合成树脂。 塑料作为土木工程材料有着广阔的前途。如建筑工程常用塑料制品有塑料壁纸、饰面板、塑料地板、塑料门窗、管线护套等;防水和密封材料有塑料薄膜、密封膏、管道、卫生设施等。 一、塑料的基本组成 1 合成树脂 2 填充料 3 增塑剂 4 固化剂 5 着色剂 6 稳定剂 1 合成树脂 返回 定义 作用 含量 2 填充料 作用 常用填充料 掺率 降低分子链间的流淌性 提高塑料的强度、硬度及耐热性 减少塑料制品的收缩 降低塑料的成本 木粉、滑石粉、硅藻土、石灰石粉、石棉、铝粉、碳黑和玻璃纤维等 塑料中填充料的掺率约为40%~70% 3 增塑剂 降低树脂流动温度Tf,使树脂具有 较大的可Tf性,以利于塑料加工成型 降低大分子链间的作用力,降低塑 料的硬度和脆性,使塑料具有较好的 塑性、韧性和柔顺性 能与树脂均匀混合,具有良好稳定性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磷酸三甲酚酯 樟脑 二苯甲酮 作用 注意事项 常用增塑剂 4 固化剂(硬化剂或熟化剂) 使线性高聚物交联成体型高聚物 使树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生物(上)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一种水生萤火虫室内规模化饲养装置.pdf VIP
- D301-1~3 室内管线安装(2004年合订本).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树脂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三一中型挖掘机SY335BH SIC_产品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图解图示电子版.pdf VIP
- 全科教学模式探讨及实践(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科医学科 全科医学教研室 唐海沁).pdf VIP
- 最全(一)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doc VIP
-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课件详细.ppt VIP
- 西式面点师(初级)课件 项目2 面包制作.pptx
- 发酵设备课程设计——1000m³内循环气升式生物酒精发酵罐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