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创新——武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情.pdf

文化科技创新——武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情.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科技创新——武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情

文化科技创新——武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建设情况调查 李林 肖雄 一、 导言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态势逐渐显现,文化与科 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趋势逐渐明朗,文化与科技融于一体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 增大。“科技创新”和 “文化创意”成为推动世界生态现代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核引擎, 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转变的主要途径之一。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中央做 出的重大部署。文化科技创新是国家战略,是推动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中共中 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 “科 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 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 “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文化 与科技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科技产业的持续进步。由此可见关于文化科技融合的研 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12 年5 月,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联合发布 了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录。武汉东湖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16 家基 地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根据《武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 地建设实施方案(2012-2015 年)》的规划,武汉市提出了明确的文化科技融合建设目标: 到2015 年,要打造成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区,覆盖各区、开发区、风景区的 “一区多园”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体系;打造工程与研发设计、动漫网游、文化地理、多 语云翻译等特色产业集群;建成100 万平方米文化和科技融合专业孵化器,培育1000 家拥 有技术、掌握标准、注重创新的科技型文化创意企业;培养和引进1000 名文化和科技融合 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二、 调研对象及方法 为更好发挥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国家级示范基地的建设, 积极推动我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项目组成员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东风设 李林,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文 化产业研究;肖雄,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1 计研究院、正华设计、视纪印象等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以期通过这些个案调查,了解武汉 市文化科技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调研成果有利于了解、分析我市文化科技企业成长中 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推进我市文化科技融合健康快速 的发展。 三、 调研结果 (一) 企业基本情况统计 根据光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东风设计研究院、传神、金运激光、银都、盛天网络、武 汉华侨城、视纪印象、海达等9 家企业的调研表的数据显示,从他们的所有制形式来看: 国有非高新企业 国有高新企业 民营高新企业 民营非高新企业 1 0 6 2 表 1-1 企业所有制形式 文化科技企业主要以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只占很少的比例。由此可见,在 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离不开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高新技术民 营企业在市场中具有很大的活力,有利于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 调研的企业中,获得财政资助的有4 家,未获得的有5 家。国家至武汉市对文化科技创 新企业的扶持规模可观。 企业数 4 3 2 1 0 企业数 图1-1 企业所属行业 在企业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