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第十四篇 章 客家支脉) 大学民族音乐历史课件ppt.pptVIP

中国民族音乐(第十四篇 章 客家支脉) 大学民族音乐历史课件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音乐(第十四篇 章 客家支脉) 大学民族音乐历史课件ppt.ppt

客家支脉 中国民族音乐 概 述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 在客家分布集中的粤东、粤北、闽西、赣南地区传统音乐形式主要有梅县山歌、兴宁山歌、闽西山歌、兴国山歌、粤北歌舞、船灯、花灯、竹板歌、南词北调、客家汉剧、山歌戏、采茶戏、汉乐、十班等 其中以客家山歌为代表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 由于客家人分布地区广泛,文化环境多样,所以其山歌也呈现出多样的风格 《新打梭镖》 1、流传于宁化的闽西客家山歌 2、全曲只用羽、商两音,以这两个音之间直接交替形成的纯四度作为旋律特征 3、音乐风格质朴、明朗,具有刚健、豪迈的性格特质 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是江西省兴国一带人民所喜爱的一种民歌形式。由于兴国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是中央苏区的模范县,山歌在革命运动中起过很大的作用,所以也使兴国山歌闻名各地 兴国山歌的艺术特征 1、按内容分,有对花、猜花、锁歌、盘歌、赞歌、捡脚跟、丢关音、绣褡裢、藤缠树等 2、歌词结构包括歌头、歌腹、歌尾,善用比兴、夸张、对比、拟人、谐音、反衬、重叠等手法 3、开头常有一个引句“哎呀来”,中间的曲调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有的旋律性较强,较为抒情优美;有的更接近语言音调,较为朴直 4、句式也有多种变化,有四句式、五句式或加垛句等,能表现多种内容 《老山歌》 1、台湾客家山歌有老山歌、山歌仔、平板调三种 2、老山歌旋律音调多为由la—高音do—mi—#sol组成的羽调式。由于先民唱山歌,是在山与山之间对唱,所以老山歌的曲调特别悠扬高亢,节奏自由流畅,拍子拖得很长。韵味绵厚,令人发思古幽情 《山歌仔》 1、台湾客家山歌 2、又称山歌指,由老山歌变化而来,节奏较快,不能随意拉长。旋律优美,婉转悦耳。调式多为由la—do—mi—la构成的角调式,也有羽调式 客家小调 客家小调指的是流行在客家人居住地的小调歌曲 外来小调的“客家化” 具有浓郁客家音乐风格的本地小调 《斑鸠调》 1、流行于江西安远一带,原名“上山调” 2、曲调为五声音阶徵调式,强调羽音的运用 3、旋律音调以小三度、纯四度进行为特点,并贯穿全曲各乐节 4、状声词“叽里咕噜”的运用及其旋律进行,特性终止乐汇mi—re—mi—la—sol,都对全曲的地方特色起加强作用 《十二月跌苦》 1、流行于江西定南一带的长歌 2、以月序歌唱的形式,表现了旧社会穷人的凄苦以及没有社会地位的生活境况 3、曲调属于五声音阶徵调式,旋律进行中,强调羽、角音级 4、旋律音调以窄声韵为基础,但在乐句转换处,常有跳跃幅度较大的音区变化 竹板歌 流传在闽西、粤东北一带的客家歌唱形式,因用竹板作为伴奏乐器而得名 介于叙事民歌和说唱音乐之间,因歌词常用七言五句体,所以又名五句板 《八月十五看月光》 1、流传于福建永定一带 2、节奏较为紧凑、规整 3、曲调起伏不大而多装饰音 4、乐曲音列为:mi、la、高音do、re、mi 5、以la—高音mi之间的窄声韵和mi—高音mi之间的小声韵为特点 客家汉剧 原称“外江戏”、“乱弹”,是客家地区流传较广的地方剧种, 传统剧目据称有800多个,完整剧本有300多个 在广东地区称为广东汉剧,在福建西部客家地区称为闽西汉剧 代表剧目:《百里奚认妻》、《红书宝剑》、《林昭德》、《三打王英》等 客家汉剧的艺术特征 1、唱腔以二黄、西皮为主,兼有大板、昆腔、佛曲和民间小调等。西皮和二黄唱腔属于板腔体结构,昆曲等属曲牌体结构 2、角色行当有七行八当之称,如老生、小生、旦、丑、公、婆、净等,用嗓、演唱各具特色 3、乐队有文乐、武乐之分。文乐有头弦、月琴、小三弦、二胡、椰胡、琵琶、筝、扬琴等;武乐有司鼓、大钹、大苏锣以及气氛乐器“号头” 。伴奏音乐分器乐曲和锣鼓,特色乐器有头弦、大苏锣和提胡 赣南采茶戏 俗称灯子、茶蓝灯,又名三脚班,流传于江西南部的十八个县市 在当地民间灯彩和赣南民歌的基础上形成为戏的,其产生和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 采茶歌→茶灯舞→三脚戏 赣南采茶戏的艺术特征 1、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尤其又以男欢女爱的戏情所占比重为大 2、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有三百多个曲牌,分为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 *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