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治安史课件12、第五篇 章六朝集权型治安的动摇第三节.ppt
第五章 六朝集权型治安的动摇第三节 六朝治安管理体制 文化融合 继往开来 一﹑中央治安机构 六朝中央治安机构的权限与汉代无异,但在负责治安的机构上有突出变化,即治安行政的权力由三公九卿转移到尚书省。 尚书省长官为“录尚书事”或“尚书令”,“军国大事,总而裁决”。其副手左仆射分管皇帝殿内和出行的安全,纠举百官非违;右仆射负责官吏的选拔,治安事件的预防和平息,以及大案要案疑案的审理。尚书仆射之下又有相应的机构分别管理具体行政事务。 二、地方治安机构 六朝治安体制变化最大的就在地方治安体制。 郡县两级变为分州郡县三级; 军事组织参与主管地方治安; (一)州刺史 自东汉末年始,州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郡的权力实际上为州所侵夺。 州的长官为刺史,对一州治安负总责。 刺史属官称从事,有八部从事,协助刺史处理一州各类政务,其中与治安有密切关系的,有: 别驾从事:随刺史巡行州部,录囚徒,察举非法,考殿最。 部郡国从事:每郡一人,分管该郡上呈文书,纠举一郡非法之事。 刺史依职权又分两类: (1)领兵刺史。刺史兼领驻扎本州的中央军的,往往带将军之号,称都督某州军事(魏晋南朝)或总管某州军事(北朝)。 (2)单车刺史。掌州而不领兵,这种情况下往往另设都督掌领军队。 北朝为适应少数民族需要,规定一州设三刺史,宗室1人,异姓2人,拓拔贵族、鲜卑贵族、汉人各1人。 (三)都督制度 魏晋南北朝战争频繁,出于国防的需要,都督制度成为定制,影响到隋唐行政层级。 都督源于三国,至晋成为定制。都督原是军事指挥长官,而非地方行政首脑。但是东晋以后,都督辖区跨州郡,出任者位高权重,兼之军事调度的需要,逐渐成为州郡的上级机构,形成“府以统州,州以临郡,郡以莅县”的隶属关系。甚至州郡县长吏也由其委派。 曹休:魏文帝时,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上为2010年考古挖掘之曹休墓及铜印 北朝之都督称为总管、大总管或行台。 都督分为三类: 使持节:权最重,可以诛杀二千石以下官吏; 持节:战时可以杀二千石以下官吏,平时只能诛杀无官位之人; 假节:只能在战时杀违反军令的人。 隋文帝整顿地方行政,改为府、州、县三级的“府”,即指“都督府”。 东晋桓温头衔: 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上为桓温像 刘宋都督府图 三、基层治安机构 1.魏晋南朝 魏晋南朝基层组织同于汉代,有乡里,实行什伍、以符相保制度,唯亭制已经衰落。 值得注意的是:村的出现 2.北朝 异于汉和南朝 (1)宗主督户制:永嘉之乱后的黄河流域,豪族大姓多据坞壁自保,聚族而居。北魏在北方建立政权以后,即依靠豪族大姓在坞壁建立地方政权,任命坞主为宗主,督护百姓,称之为宗主督户制。 北魏邑主杨大眼造像记。邑主是北朝北方地区之自治性城市组织。与宗主类似。 (2)北魏的三长制:北魏孝文帝采纳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AD486),诏令废除宗主督户制,以抑制豪族大姓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三长制即5家1邻,设邻长,5邻1里,设里长,5里1党,设党长,职责是核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兵役,维护基层治安。 北魏之三长多以老人为之。图为北朝老人立像 四、六朝户籍制度 六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在于士族占有大量脱离国家户籍的依附人口。 (一)黄籍 两晋南北朝时期用黄纸书写、编制成一尺二寸札的户籍总册。 黄籍民即国家控制的自由民,类似秦汉编户民。 (二)白籍与土断 白籍即用白纸书写的户籍总册。东晋在江南建国,大批北方人口随士族南迁,为安置流民,同时防止士族占有流民,东晋设立侨置郡县,登记在临时户籍,并豁免其租税劳役。这被称为“白籍”,以与黄籍区别。 由于侨置郡县无一定境界,白籍民又无租税劳役,导致士族封山占水,兼并白籍民,直接威胁朝廷安全。自东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始,东晋、南朝多次实行土断,将白籍民并入所在郡县的黄籍。 “白籍与侨置郡县”对当今户籍变革、流动人口管理有何启示? (三)士籍:世兵制度,士兵家庭为士家,国家依附民,世代为兵。有不同称谓,性质同一,即:国家依附民。 上为晋持楯武人陶俑:衣袖窄但衣袍宽。较之左图之汉、北朝武人俑,缺乏勇武气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前景分析讲解材料.ppt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导论》教学讲义.ppt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教学讲义.ppt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识讲稿.ppt
- 中国山水画技法知识讲稿.ppt
- 中国建筑史中国城市建设史专题 中国建筑史课件讲解材料.ppt
- 中国建筑史宗教建筑 中国建筑史课件教程文件.ppt
- 中国建筑史引言 中国建筑史课件知识讲稿.ppt
- 中国建筑史现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课件讲解材料.ppt
- 中国建筑史绪论知识介绍.ppt
- 中国治安史课件15、宋元:中国古代治安宣讲培训.ppt
- 中国治安史课件16、 中国近代警察组织的创建知识讲稿.ppt
- 中国治安史课件1、治安史绪论第一节教程文件.ppt
- 中国治安史课件2、治安史绪论第二节知识讲稿.ppt
- 中国治安史课件3、治安史绪论第三节知识讲稿.ppt
- 中国治安史课件4、第一篇 章 中国古代治安的孕育:从社会到国家.ppt
- 中国治安史课件5、第二篇 章中国古代治安的草创:春秋战国的治安制度.ppt
- 中国治安史课件6、第三篇 章中国古代治安思想的演变第一节.ppt
- 中国治安史课件7、第三篇 章中国古代治安思想的演变第二节.ppt
- 中国治安史课件8、 第四篇 章中国古代治安的建立:秦汉之集权型治安第一节.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