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文献学之古籍版本 历史文献学教学讲义.ppt
1、宋浙本及其鉴别 宋代形成了几个刻书业中心,在北宋时,杭州的刻书业最为发达,当时朝廷刊刻书籍,一般是送到杭州刻版,然后将书版送回京城汴梁印制装订成书。但由于历史原因,北宋杭州所刻之书今已寥寥无几,我们今天所见大多是南宋刻本。宋代杭州所刻之书,有一个固定的称呼叫“浙刻本”。 杭州地区的刻书风格也影响到周围邻近地区,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地,我们将受到浙刻本风格影响下产生的这些刻本,统称为浙刻系统刻本。 浙刻本以及浙刻系统刻本,以官刻居多。另有所谓书棚本,是杭州的坊刻。刻书风格基本同于官刻。 家刻极少,其中有南宋末年权相贾似道的门客廖莹中世綵堂刻《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刻印极为精美,是著名的大善本。 浙刻本的鉴别,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字体。使用欧体字,即初唐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字体,中心地如杭州及周围,是标准的欧体,稍远的地区,受到其他刻书中心的影响,字体略有变异。 第二点是版式。宋浙本以及浙本系统的刻本,绝大多数有共同之处。一般是左右双边,白口,单黑鱼尾,鱼尾下方有书名,一般是简称,下接卷次。版心下方与上鱼尾相对应之处是页码。官刻本在版心上方有字数,版心下方有刻工姓名,往往省为单字姓或名。坊刻即书棚本一般没有字数和刻工。 第三点是纸张。一般是麻纸,较多用白麻纸,也有黄麻纸。纸质坚韧,较厚,可以正反两面用,纸正面光洁,背面较粗糙,纸纹较宽,约有两指,是宋代印书用纸的典型特征。 另外刻工姓名、刻书序跋题识、避讳、书册制度等也可作参考。 2、宋建本及其鉴别 宋代福建,是南方的又一个刻书业中心。古籍版本学有宋建本的称呼。这宋建本,实际上是专指南宋福建建宁府建阳县一带的书坊刻本。福建古又称闽,所以建本又叫闽本,而建阳的书坊,又集中在县西的麻沙、崇化两镇,所以也习称为麻沙本。浙刻本多是官刻,比较注意保持传统,或说是较守旧,一般少有变化,而建阳书坊出于经营的目的,很注意花样翻新,以此来吸引顾客,扩大销路,刊刻上尽量美观,在字体、版式方面,有不少创造,可以说,为版刻本身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贡献。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坊,其中有的字号从宋代起世代从事刻书,延续了几百年之久,如余姓、刘姓等,营业到明末,很了不起。刻书品种种类繁多,除读书人用的经史子集等正经书外,还大量刻印民间需要的各种读物。还接受官府或私人委托,代为刻印书籍。 由于当年建阳刻书业的发达,流传下来的宋建本数量较多,与浙刻本本中的官刻差不多。 建刻本的鉴别,需要注意: 第一点字体。与浙本明显不同,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字,是比较早期的多宝塔一路。颜体字是宋代流行的字体,这种字横细竖粗,用作刻书字体,很醒目,比浙本的欧体字看上去美观。 第二点版式。在浙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开始使用细黑口,四周双边,多用双黑鱼尾,书名卷次的位置同于浙本,没有刻工姓名。为了便于读者翻检,使用书耳。黑口、书耳,都是建阳书坊的创造。 第三点牌记。也是书坊的发明,在序、目录、或正文后,跨两行或几行刻制一块牌记,一般包含有书坊或书坊主人名称,有时还有一些广告宣传一类的内容。替代浙刻本的刻书序跋,是因为书坊主人一般文化不高,写不了长篇的文字。牌记表明了刻书人的身分,也可作为鉴定的一个依据。 第四点纸张。使用的是一种当地出产的黄色甚至发黑的麻沙纸。造纸原料是竹子,限于技术工艺,纸的品质不高,不能和浙本的麻纸相比。 此外,避讳不如浙本严格,在鉴别时不如浙本有用。 3、宋蜀本及其鉴别 早在唐五代时,四川地区的刻书业已有一定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北宋初年,开刻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套雕版印刷的大藏经,是宋太祖开宝年间送到成都刊刻的,因称为《开宝藏》,有零卷流传至今。后来,四川的刻书业从成都转移到西南方向的眉山,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蜀刻本实际上绝大多数是眉山刻本。 流传至今的蜀刻本数量很少,远不能和浙刻本相比。 蜀刻本的鉴别,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字体是颜体字的基础上加入了柳体字的成分,即中唐大书法家柳公权创制的字体,是颜柳混合体,撇捺长而尖利,与浙本的欧体字及建本的颜体字都有明显区别。 第二点,版式与浙刻本相仿,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书名卷次及页码的位置与浙本相同。但比较少记刻工姓名。 第三点,纸张同浙本,是白麻纸或黄麻纸。 其他特征,如避讳,比建本严,可以作为鉴别的依据。与浙本、建本不同,一般没有刻书序跋题识和牌记,所以很难弄清到底是何人何家所刻。 4、辽、金刻本及其鉴别 辽、金与北宋南宋大体同时,都处北方,反映北方少数族统治区的刻书业。 辽是契丹政权。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也需要汉文书籍。不但从宋输入,自己也刻。刻的佛教大藏经《契丹藏》很有名。 前代从无人见到过契丹刻本。1974年,在维修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时,从一尊佛像的腹中发现了一批辽的印刷品,共有64件。主要是佛经,其中就有《契丹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片机第5篇 章MCS-51系列单片机的片内接口及中断第三讲.ppt
- 单过程平稳模型的估计 计量经济学EVIEWS建模课件教学讲义.pptx
- 卖场促销要义幻灯片课件.ppt
- 南京 -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讲培训.ppt
- 南京大学 普通地质学 1普地绪论教程教案.ppt
- 南京大学 普通地质学 2普地矿物 第二篇 章 矿物 Mineral.ppt
- 南京大学 普通地质学 12普地冰川 第十二篇 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ppt
- 南京大学 普通地质学 13普地地下水 第十三篇 章 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ppt
- 南京大学 普通地质学 9普地板块构造 第九篇 章 板块构造.ppt
- 南京大学 普通地质学 普地地震 第七篇 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