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 通论——语法(二)古代汉语的语序 古代汉语 教学讲义.ppt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 什么是词序;二、谓语前置; 在古诗文中,为了押韵、平仄或对仗的需要,也往往作主谓易位的临时变动。例如:
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三、宾语前置; 注意: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才能前置,如果宾语是名词或以疑问代词作定语的名词性词组,则一般不能前置。
例如:
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子罕》)
帝曰: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阳。”《史记·三王世家》)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比较严格的,有人视为一种语法规则,尽管有例外,但极少。汉代以后,疑问代词宾语逐渐由前置转为后置,但是仿古的文言作品中疑问代词宾语往往还是前置。;3 常见的有疑问代词的凝固结构; “如何”是“如之何”这种结构的紧缩而凝固的形式。 “如何”同“???如”的来源不一致,在发展过程中汇合在一起了。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古书中同“如何”、“如之何”相类似的固定结构还有“若何”、“奈何”、“若之何”、“奈之何”。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战国策·齐策》
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虽先生之辩,将奈之何哉?《庄子·盗跖》; 疑问代词“何”作谓语,若之、奈若、奈之是介宾结构作状语。凝固成为一种固定结构,是一种表疑问的形容性词语,意思是“怎么样”或“怎么办”。
有人有不同的分析,“如”、“若”、“奈”是动词,表示对付、对待等意义;“何”是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后置状语,可译为“怎么”、“怎样”,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作“如”、“若”、“奈”的宾语。“如(若、奈)……何”可译为“怎么对付(对待)……呢”或“把……怎么样呢”。;(2)何以……为
表示反问的句式。其中疑问代词“何”是动词“以”的状语(“以”作“用”讲),“为”是表疑问语气的助词,相当于“呢”。这个句式可译为“为什么用……呢”或“要……干什么呢”。例如:
①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霍去病传》); 此句式中的“何”可用“奚”、“恶”、“安”等代替,“以”可用“用”代替。例如: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逍遥游》)
②恶用是鶂鶂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
此句式中“以”的宾语如果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以”还可以省略不用,便成为“何……为”的格式。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同上) ;(3)何……之……
表示感叹的句式。“何”是疑问代词,处在句首作状语,加强感叹语气。有时“何”用“奚”等代替,“之”是结构助词,是补语的标志。“何……之……”可译为“什么(怎么)……得这么(这样、那么、那样)……”。例如:
①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楚王问》)
②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
(4)何其……
“其”是指示代词,这是感叹句式。例如:
《史记·孔子世家》:“???来何其晚也!”;(5)孰与
“孰与”是由“……与……孰……”演变来的,表示比较的固定句式。“孰”是疑问代词,“与”为介词。“孰与”可译为“和(跟、与)……谁(哪个)……”或“和(跟、与)……相比,谁(哪个)……”。例如:
①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③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史记·曹相国世家》)
“孰与”还可用在相比较的两项之间,但比较之后往往选择后者,相当于“孰若”,可译为“哪如”或“哪比得上”。例如:
①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
②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传》);(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③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④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商君书·画策》)
⑤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
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⑦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词前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充任的状语,代词宾语既可以在状语之前(例⑥),也可以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pdf VIP
- 合力叉车 电动仓储车维修手册.pdf
- 药品及医用耗材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年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1500字【五】.docx VIP
- 计算机类本科毕业论文-基于FPGA的产品表面工业缺陷检测系统.docx VIP
- 临时医嘱单模板.pdf VIP
- 2025福建福州首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招聘1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福建福州首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招聘1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福建福州首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招聘1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厂内交通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