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样的执着
这样的执着,究竟为什么
——记宿州市模范教师张全华
萧县祖楼初级中学 王广俊
奉献,是他不懈的追求
——记萧县祖楼初级中学张全华
向沈浩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勤奋敬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我校教师张全华同志自从开展创先活动以来,始终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常常让人想起的一段话,也是张全华同志的人生信条。在他从教二十多年来,他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第一位,始终以学校工作的大局为重,大公无私,以校为家,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
一、坚定信念,一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上
自从选择了师范,张全华同志就树立了一个坚强的信念: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第一次踏上讲台,望着教室内几十双渴望求知的眼睛,这个信念就更加坚定了。他拜经验丰富的同事为师,听他们讲课,向他们学习管理班级的经验,订阅多种参考资料。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常常备课到深夜,而且反复推敲,反复试讲,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
多年来,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他一心扑在教学上,并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班内每位学生的学习、家庭情况,他了如指掌。班内哪位学生学习进步了,他清楚;哪位学生思想上有波动,他明白色哪位学生身体不舒服,他知道。可他自己家里还有多少煤球,他不知道;女儿的学习成绩在班内排在第几,他不清楚。对自己班的学生,他能做到苦口婆心,诲人不倦,而对自己女儿的学习却无暇顾及,妻子常常为此抱怨。
近几年来,学校有了住宿生,晚上常常有学生感冒、头疼。他会立即赶到学生身边,为他倒开水,把自家的药拿给他们,情况严重的,他会把他们送往医院。
为了学校的工作,他忘掉了家庭,忘掉了自己,最令该同志内疚的是,他觉得对不住他已故的父母。那是因为在父母病重期间,甚至在咽气的时候,他仍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1996年,他的母亲病重,为了不耽误教学,他没有请过一天假为她治病,为母亲治病全部安排在双休日。母亲去世的那一天,该同志仍在课堂上上课,回到家中,他抱住母亲的遗体痛哭失声。1999年,他的父亲病重,他同样没有请假陪伴。去世的那一天,该同志仍在县城参加理化操作考试评分员培训,父亲在临终的时候,仍在念叨着他的名字。
该同志经常说:“在父母去世的时候,我尽管没能见他们最后一面,现在想起也时时内疚,但想到自己的职责,想到自己的信念,想到自己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我又觉得无悔无憾,我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也有他们耳濡目染的因素,只要自己不辜负党的期望,不辜负党的教育事业,他们应能安息”。
学了党的教育事业,他始终把自己植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得与失,在他从教的二十多年中,有几次在别人眼里看来非常羡慕的事,都被他婉言拒绝了。私立学校高薪聘请他去任教,他没去,还有几次跳槽的机会,他都没去,他说,我要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一辈子。
二、无私奉献,以学校工作大局为重
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应当不计名利,以大局为重,对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不能挑肥拣瘦。这些该同志全部做到了。多年来,对学校交给的任务,不分分内分外,他都能毫无怨言地接受,并能出色地完成。
他是学化学专业的,教化学他得心应手,连年在县镇质量抽测中获奖,所写论文在市、县论文评奖中多次获奖,辅导的学生在参加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中获奖,自制教具获县级一等奖。可以说,该同志非常胜任九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前几年,我校一位初三数学教师因病住院请假,一位新来的教师无论如何不愿意教数学,校领导找到了张全华同志,张全华义务反顾地承担了初三数学的教学任务,而且那一年我校的初三中考数学成绩在全镇也是遥遥领先。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每年评中、高级教师的指标都不够用,论条件,张全华同志当然最够资格。然而为了学校的大局,为了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的老年教师,他连续六年把指标让给了他们。前几年的3%晋升工资的机会他也是一让再让。别人说他是傻子,而他的回答却是:“吃亏就是占便宜,我情愿做这方面的傻子”。
别人说他是傻子,还有别的原因,他教毕业班的化学,前两年还兼做学校档案工作、学校共青团的工作,图书室工作,学校没有实验员,做实验时,还要兼当实验员,该同志精通电脑知识,这又增加了他的劳动量,上级有什么材料,他有时坐在电脑前,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该同志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为了干好这些工作,他常常彻夜不眠,熬红了双眼,白发渐多,显得未老先衰,不熟悉他的人见到他,总认为他快到退休年龄了(其实他才四十二岁),已毕业的学生来校看望他,说:“张老师,你怎么这么老了?你怎显得这样沧桑?”他总是面带微笑说,你们长大了,我能不老吗?需要说明的是,该同志干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无任何报酬的前题之下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