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源深处是铜仁
桃源深处是铜仁仁和铜仁??? 许多地名,都与传说或典故有关。铜仁也然。??? 初听铜仁之名,让人肃穆!为它隐含的文化内涵,引发许多旷古悠思。??? 沿着这一思绪寻找,就会在锦江广场,看到伫立于石阶之间的三尊铜像。虽然它们是前几年才塑造的,但它们并非艺术的虚构与想象。因为,它们的前身,伴随着铜仁这个名字,在这青山绿水间,存在了700多年,直到1954年,才被人偷凿成碎片,当作废旧变卖。??? 隋朝时期,铜仁叫静仁县,随后叫万安县、常丰县等。元朝,一渔人偶然从铜岩水下,打捞起了三尊铜像,分别是道、儒、佛三教的鼻祖—— — 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这一惊天奇事,震动朝廷。为顺天意,便“以司治有古铜人三”,而设置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明代,才将铜人定名为铜仁。据《铜仁市志》记载:“古人认为‘人者’,仁也,渐人之化,于是就改‘铜人’为‘铜仁’。”如果说,前几次的更名是随朝代的交替而更改,那么,从铜人到铜仁,无疑是古人文化意识的自觉与追求。??? 仁,这个儒家文化的核心,它是每一个中国文人志士精神修炼的最高理想。而将此作为一个城市的精神追求,不得不让人惊叹!翻开铜仁的历史,溯时间的长河而上,铜仁这块美丽的地方,历来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曾一度被朝廷置之不顾,任其自然。或许正因为如此,这块三江汇合的世外桃源,成了历代自由之士归隐或商贾拓展业务的最佳选择。他们的到来,无疑为这块荒蛮之地,注入了新鲜的文化元素。其中,秦朝有名的方士徐福后裔的迁入,就是一个代表。??? 明嘉靖初年,徐福后裔自江西临川府迁居铜仁府后,一直坚持“立品行、正风尚、课子弟、尊师道”的家训。400多年来,虽几经战乱,徐家一直保留着世代书香门弟这一传统,人才辈出,科甲蝉联,为官清正,政绩斐然,是当时贵州有名的几个家族文人集团之一。??? 受徐家的影响,以陈珊为代表的陈家,也是铜仁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士大夫家族。??? 陈珊出生贫寒,但自幼受邻居徐家书香门弟之风的熏陶,承袭了良好的读书之风,以贵州乡试第二名的成绩而名噪一时。1553年中进士,成为铜仁府首名进士。授官行人,州府同知。由于治家严谨,读书之风甚浓。自明代科举以来,他家不仅是贵州父子进士第四门,四世同堂九举人,还被称为贵州举人第一家。??? 在这些文人世家的影响下,铜仁,这个远离政权中心的地方,出现了与其极不相称的尚学之风,且日渐甚浓。仁和之美,作为铜仁的精神内质,在生活于这块土地之上的每一个人的血液中流淌,在他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中显现。从而,涌现了喻政、张元臣、张殿臣、杨廉、罗联芳、曾瑞英、徐钟藩、周锦桐、周逸群、秦光远、马元熊等,一大批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格理想的仁人志士。??? 如果说,三尊铜像从江而起,是上天对铜仁这一“仁和”文化的标榜,那么这些历代的仁人志士,就是铜仁文化的真正内涵。??? “仁”与“和”,是一切事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先足条件与环境。铜仁这座仁和之城,又得??? 锦江之便,自然成为商家向往之地。自宋代以来,全国各地的商贾过洞庭、沿沅水,溯锦江,纷纷云集铜仁。据《黔游纪略》记载,铜仁滨河……船舶往来,日凡数百号。外商在铜开设洋行五、六家,城内大中商户400余家。成为黔东和川东一带的各种土特产和省外常德、汉口等地工业品的集散中心和销售场所。每年销售桐油350余吨,牛皮、五倍子、生漆、土碱、吴茱萸近1000吨。明末清初,铜仁城已达23000余人,涌现出了新老八大商号,成为了铜仁商业历史又一鼎盛时期。1919年,仅经营山货土产这一项,八大商号每户获利都达10余万大洋。??? 然而,历史总是在开幕与谢幕之间前行。??? 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铜仁,这个缘江河而起的商业中心,终因千山万水的阻隔,无情地衰落了。??? 而今,行走于中南门的古墙广厦之间,寂静的阳光中,似乎还能感到当年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商业盛景,无声地讲述着昔日的辉煌!山水铜仁???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依山傍水而居。??? 铜仁,这座四面环山,三江穿城的美丽小城,无疑是人居的最佳选择。站在文笔峰顶,俯瞰铜仁城,真可谓是“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山、水、城交融的山水园林城市。??? 岁月悠悠,苍山不改。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湾水。当时间流转到了新的世纪时,走南闯北的铜仁人,见过了外面的山山水水后,猛然发现,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故乡的山水甲桂林。??? 无论是林木苍蔚,寺庙隐露的东山,还是千奇百怪,妙趣横生的九龙洞;无论是清丽俊秀的十里锦江,还是碧水丹山的水晶阁,无不让人称赞为天工妙笔。??? 这是上天赋予铜仁人的一份无价财富!铜仁之美,美在俊秀多姿的山,美在温存相依的水,美在温和仁爱的民风民俗,美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美在真,美在诚,美在让一个个浮躁的心灵都能在这里得以妥贴与安宁。??? 当今世界的纷繁与杂乱,何处才是心灵的安居之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