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版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课件共16张1.ppt

2018新版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课件共16张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新版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课件共16张1

南方经济的发展 1.了解政权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 2.知道北方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东汉 魏 汉 吴 东汉至隋朝政权分立示意图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隋 (建业) (建邺) (建康)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西晋 魏 蜀 吴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1.全国政局特点: (1)六朝: 都城都在今南京 (2)特点: 相对安定、 地区经济发展 2.南方: 政权分立、 南北对峙、 分裂混战 宋、齐、梁、陈 300多年 一、南方政权的更替 观察地图、思考:北方的郡的数目远远多于南方,说明了什么问题? 秦朝时设立的四十七郡图 北方人口稠密、经济繁荣; 南方地广人稀、经济落后。 二、人口南迁 1. 背景: 2.目的: 3.开始时间: 4.高潮: 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 躲避战乱 东汉末年 西晋后期 西 东 中 西 中 东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大批北方移民南下给南方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5.人口南迁的意义 改变了南方人少地广、劳动力不足的状况,有利于荒地的开垦。 北方人民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推动了南方及地区的经济增长,为农工商的发展带来新生机。 三、江南经济的开发 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南方战乱少、统治者采取有利措施、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努力 农业、手工业、商业 1.背景原因: 2.表现: 秧马 翻车 “圩田”(太湖流域地区) 梯田(江南丘陵地区) 锦质护膊 红地云珠日天锦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自然条件优越 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淝水之战东晋胜利,保证了南方的安定。 大量人口南迁 人民的辛勤劳动 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农业的发展 开辟湖田 改进耕作技术 兴修水利 农作物品种增多 手工业的 发展 纺织业:技术进步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青瓷烧制技术高 造船业:造船技术发达 商品经济 的发展 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城市繁荣 一、政权分立和江南六朝 1.政权分立 2.江南六朝: 二、人口南迁与江南经济的开发 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城均为今天的南京) 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 原因 线路 情况 作用 北方长期战乱,大批人口南迁 西:巴蜀 东:江浙 南:两湖、江西 农 业: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农业技术进步、多种经营农副结合 手工业:丝织业重心由北南移 商 业:建康、京口、吴都、余杭商业城市 海 贸:东:朝鲜日本 西:印度、伊朗、大秦 劳动力大增及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经验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隋朝 东汉 魏蜀吴 西晋 十六国 东 晋 北 朝 南 朝 课堂小结 再见 在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