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科学(新生儿)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入院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塑料薄膜封闭式包裹对早产儿入院体温的影响
儿科学(新生儿)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入院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塑料薄膜封闭式包裹对早产儿入院体温的影响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低体温 危险因素 塑料薄膜 体温调节
摘要:目的: 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当受寒冷刺激时机体会产生自主性体温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但是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无寒战反应、皮下脂肪薄、棕色脂肪含量少、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表皮角化层差、能量储备少等特点,当环境温度较低、保温不够、热量摄入不足时,新生儿尤其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极容易出现低体温。虽然新生儿出生时低温刺激有利于呼吸的启动,但严重且持续的低体温可引起新生儿皮肤硬肿,甚至发生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神经等各个系统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及糖、胆红素等代谢异常,严重影响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存活率。尽管近些年来围产医学的迅猛发展使得由低体温引起的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是目前国内新生儿转运和宫内转运尚未普遍开展,并且在一些偏远地区保暖措施相对匮乏、保暖意识相对薄弱,早产儿的低体温仍是常见的临床现象。该研究目的是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生后24小时内发生入院低体温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采用塑料薄膜封闭式包裹能否提高早产儿的入院体温。 方法: 1.回顾性分析324例2001.1.1-2007.11.30收住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小于1日龄的VLBWI(BWamp;lt;1500g)。从病历中记录可能影响患儿体温的各项因素: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季节、出生地点、分娩方式、1min和5min Apgar评分、胎膜早破、性别等,同时记录其入院两小时内血气分析结果及预后情况。2.将2007.12.01-2008.11.30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产科出生并立即收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BWamp;lt;2000g)125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早产儿娩出擦干身体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其躯干及四肢,对照组则按常规处理。记录两组患儿转入新生儿科时的体温及预后等情况。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回顾性分析的324例VLBWI中有232例入院两小时内监测动脉血气,结果示低体温组(Tamp;lt;35℃)酸中毒(pHamp;lt;7.25)的发生率为29.6%(21/71),非低体温组为10.6%(17/1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amp;lt;0.01);排除两组因为社会因素放弃治疗的病人共50例,对274例接受治疗的患儿的死亡率分析示低体温组(Tamp;lt;35℃)VLBWI的死亡率为34.6%(28/81),非低体温组为9.8%(19/1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amp;lt;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体温(Tamp;lt;35℃)的发生与出生地点(OR=4.86)、出生季节(OR=2.20)、出生体重(OR=1.68)、窒息史(OR=1.92)有显著正相关(Pamp;lt;0.05);院内出生的VLBWI平均入院体温[(35.4±1.1)℃]明显高于院外出生的患儿[(34.8±1.6)℃](Pamp;lt;0.01),低体温(Tamp;lt;35℃)的发生率相对较低(Pamp;lt;0.01);不同季节出生的VLBWI平均入院体温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amp;lt;0.01),在炎热的夏季平均入院体温[(35.6±1.0)℃]高于寒冷的冬季[(34.5±1.4)℃](Pamp;lt;0.01),低体温的发生率(Tamp;lt;35℃、Tamp;lt;36℃)相对较低(P均amp;lt;0.01)。2.实验组(塑料薄膜包裹组)平均入院体温为(36.3±0.6)℃,对照组平均入院体温为(35.6±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amp;lt;0.01);实验组入院低体温(Tamp;lt;36℃)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amp;lt;0.01),但两组比较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amp;gt;0.05)。 结论: 院外出生、寒冷季节出生、低出生体重、窒息史是小于1日龄的VLBWI低体温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低体温组VLBWI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非低体温组;早产儿出生后若保暖不当体温会迅速下降,塑料薄膜包裹可以减少散热,有利于维持其正常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季节,尤其对于基层单位来说更应加强出生后及转运过程中的保暖意识,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以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这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文内容
目的: 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当受寒冷刺激时机体会产生自主性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功能电子时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预览(可编辑).doc
- 多功能监护仪相关知识(ppt).ppt
- 多功能蔬菜切丝机.pdf
- 多功能蔬菜切片机设计(机械CAD图纸).doc
- 多媒体技术应用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龚声蓉 王林 刘纯平 陆建德2 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pdf
- 多功能监护仪相关知识(精品资料).ppt
- 多媒体技术应用1概述(陈永强)【ppt】.ppt
-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基础 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PPT-97).ppt
- 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优秀毕业设计(可编辑).doc
- 多车位轿车立体停车库PLC控制系统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已处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