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8篇章废气净化(修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pt
§8 气态污染物的净化;8.1 概述;二、气体在液体中的扩散
气体A通过液体B的扩散系数可由(7-3)式求出。
气体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随溶液浓度变化很大,所以(7-3)式适用于很稀的溶液。
气体在水中的扩散系数要远远的小于在气体中的扩散系数。
;8.3 吸收法;一、吸收原理(双膜理论、浅渗理论、表面更新理论);;1.物理吸收
(1)物理吸收的气液相平衡
a.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定义:每100kg液体(水)中溶解气体的kg数。
气体的溶解度与气体和溶剂的性质、环境温度和压力有关。
温度↑,溶解度↓
压力↑,溶解度↑
溶解度是气体吸收过程的极限。;b.亨利定律
液相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呈正比。
c=H·p*
式中:c—i组分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mol/m3
p*—i组分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Pa
H—i组分的亨利系数,mol/m3·Pa
亨利定律只适用了总压不高(不超过0.5MPa)时,一定温度下的稀溶液,而且溶质在气相或液相中的分子状态相同的情况。; 如果液相浓度用摩尔分率x表示,亨利定律可表示为
x=p*/E
式中:p*—气相中i组分的平衡分压,Pa;
E—i组分的亨利系数,Pa; (2)物理吸收的速率
吸收质(气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相界面而被吸收剂吸收的量称为吸收速率,根据双膜理论,吸收速率的大小为:; 2.化学吸收
化学吸收过程中伴有显著的化学反应,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吸收速率,能较彻底地除去气相中很少量的有害气体。;一般的化学吸收过程可认为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i.气相中可溶性组分A向两相界面传递(与物理吸收相同)
ii.A穿过界面溶于液相;
iii.A在液相中传递并与液相中物质B发生反应。;; (1)化学吸收中的相平衡关系
a.被吸收组分与溶剂的相互作用
设可溶的气态污染物A能和吸收剂B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当可溶组分A与溶剂的相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时,则有;代入亨利定律公式得; 若忽略物理溶解量,则溶液的吸收能力;(2)化学吸收的吸收速率
化学吸收的速率大于物理吸收的速率
式中:Kl—物理吸收的液相分吸收系数,m/h;
β—由于化学反应使吸收速率增强的系数,简称增强系数,无量纲;
cAi—气液界面处未反应的溶质浓度,kmol/m3
cAi—液相主体中未反应的溶质浓度,kmol/m3;二、吸收液
在吸收操作中,选择合适的吸收液至关重要,在对气态污染物处理中,它往往成为处理效果好坏的关键。
1.吸收液的选择
吸收液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溶解度 吸收液对有害组分要有较大的溶解度,减少吸收剂用量。
(2)选择性 吸收液对混合气体中有害组分溶解度应尽可能大,而对其余组分则应尽可能小。
;(3)挥发性 吸收液挥发性要低,以减少吸收液的损失。
(4)粘度 操作温度下吸收液粘度要低,以改善吸收塔内流动状况,提高吸收速率。
(5)吸收液应尽可能无毒、难燃,吸收液化学稳定性好、不发泡、冰点低、价廉易得并具有化学稳定性;且应尽可能的无毒性。
(6)吸收液在使用中应有利于有害组分的回收。; 2.吸收液的种类
(1)水 用于吸收易溶的有害气体。水价廉易得,比较经济。水吸收效率与吸收温度有关,一般随温度的增高,吸收效率下降。当废气中有害物质含量很低时,水吸收的效率不高,这时应选用其他吸收液。
(2)碱性吸收液 可用于吸收那些能和碱起化学反应的有害气体,如SO2、NOx、H2S、HCl、Cl2等。常用的碱吸收液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用碱性吸收液吸收属于化学吸收,因此吸收效率一般比较高。 ; (3)酸性吸收液 可以增加有害气体在稀酸中的溶解度或是发生化学反应。如NO和NO2气体在稀硝酸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浓硫酸也可以吸收NO气体。
(4)有机吸收液 一般用于有机废气的吸收,如洗油吸收苯和沥青烟。聚乙醇醚、冷甲醇、二乙醇胺等均可作为有机吸收液,能除去一部分有害酸性气体,如H2S、CO2等。;三、吸收设备;8.3 吸附法; 吸附质:在吸附过程中,被吸附到表面的物质称为吸附质,或称被吸附物。
吸附剂:吸附吸附质的物质称作吸附剂。
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到表面的过程叫作吸附,而吸附质从吸附剂表面逃逸到另一相(液相或气相)中的过程称作解吸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离子交换法净化水 环工综合实验课件教材课程.ppt
- 离子反应(一) 化学课件教程教案.ppt
- 离子反应(二) 化学课件幻灯片课件.ppt
- 离散数学课件:第2篇 章.ppt
- 离散数学课件:第3篇 章.ppt
- 离高考200天主题班会教材课程.ppt
- 禽病学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 69维生素B2缺乏症 西南民族大学教程文件.ppt
- 禽病学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 01鸡新城疫 西南民族大学讲解材料.ppt
- 禽病学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 02鸽瘟 西南民族大学教程文件.ppt
- 禽病学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 05网状内皮增生症 西南民族大学教程文件.ppt
- 2025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最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