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篇 章心电图检查 健康评估课件.ppt
学习目标 掌握心电图纸的意义、心率的测量; 熟悉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了解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 心电图记录纸 横向代表时间,每小格等于0.04s; 纵向代表电压(振幅),每小格相当于0.1mV。 心率计算 心律规则时:心率=60/R-R(或P-P)间期,如:R-R间期为0.8s,则心率为60/0.8=75/min。 心律不规则:则需测量同一导联5个以上R-R(或P-P)间期,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出心率。 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自波起点的内缘测至波终点的内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测量P波和QRS波时间,应选择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宽的P波和QRS波; 测量P-R间期应选择12个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自P波的起点测至QRS波群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测量Q-T间期应选择12个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进行测量,自QRS波群的起点测至T波终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各波段电压(振幅)的测量: 正向波的高度:自水平线的上缘垂直测至波形顶点。 负向波的深度:自水平线的下缘垂直测至波形底端。 双向波:上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为其电压值。 心电轴的测量—目测法 电轴不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Ⅰ导联主波方向向下,Ⅲ导联主波方向向上。 电轴左偏(口对口向左走):Ⅰ导联主波方向向上,Ⅲ导联主波方向向下。 心电轴显著右偏(不确定电轴):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 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 电轴左偏见于横位心(肥胖、妊娠晚期、大量腹水等)及左心室肥大,左前分支阻滞等; 电轴右偏见于正常垂位心,右心室肥厚等及左后分支阻滞等。 P波 形态 多呈钝圆形,有时可有轻度切迹。 方向 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倒置向下,其余导联可呈双向、倒置或低平。 时间 一般小于0.12s。 电压(振幅) 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0mV。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P-R间期 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群的起点。P-R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成年人心率在60~100次/分钟,P-R间期为0.12~0.20s。 Company Logo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第七章心电图检查 包头市卫生学校 包艳红 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健康评估》 §1. 心电图基本知识 §2. 正常心电图 §3. 异常心电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导联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临床意义 三、心电图描记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掌握心电图导联及连接;心电图各波、段命名及临床意义。 熟悉心电图描记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标准导联正负电极连接方法 标准导联 正电极位置 负电极位置 Ⅰ 左上肢 右上肢 Ⅱ 左下肢 右上肢 Ⅲ 左下肢 左上肢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正电极位置 负电极位置 aVR 右上肢 左上肢+左下肢 aVL 左上肢 右上肢+左下肢 aVF 左下肢 左上肢+右上肢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连接方法 胸导联正负电极位置 胸导联 正电极位置 负电极位置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同上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 同上 V4 左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相交处 同上 V5 左腋前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同上 V6 左腋中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同上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临床意义 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所描记的心电图包括: 四个波 :P波、QRS群、T波、U波; 两个间期 :P-R间期、Q-T间期; 一个段:S-T段。 心电图各波段的临床意义 P波:心房除极波,反映心房除极时的电位变化和时间长短。 P-R间期:反映从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QRS波群:心室除极波,反映心室除极时的电位变化和时间长短。 S-T段:反应心室除极刚刚结束后尚处在缓慢复极的过程。 T波:反映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和时间长短。 Q-T间期:反映心室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QRS波群命名 R波:P波之后第一个出现的向上的正向波 。 Q波:R波之前向下的负向波。 S波:R波之后第一个出现的向下的负向波。 Rˊ波:S波之后再出现的正向波。 Sˊ波:Rˊ波之后出现的负向波。 QS波:整个QRS波群均向下的负向波。 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