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篇 章 元大都 北京历史地理课件.ppt
第七章 元大都;第一节 蒙古族的崛起与元大都的建立 ;一、蒙古族的崛起和南下;2。对金朝的战争 ;“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元史卷119霸突鲁传)。 ;二、大都城的规划和兴建;“延烧万余家,火五日不绝,”
“可怜一片繁华地,空见春风长绿蒿。”(燕城书事)
“野花迷辇路,落叶满宫沟”。(金台集) ;1. 城址的选定 ;“以赀高及居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元史世祖纪十)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 《周礼·考工记》);《日下旧闻考》:殿曰大明,曰咸宁。门曰文明,曰健德,曰云从,曰顺承,曰安贞,曰后载,皆取诸乾坤二卦之辞也。 ;中心台;三、大都城的布局 ; 大都路,唐幽州范阳郡。辽改燕京。金迁都,为大兴府。元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太宗七年,置版籍。世祖至元元年,中书省臣言:“开平府阙庭所在,加号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遂改中都,其大兴府仍旧。四年,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焉。京城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枕居庸,奠朔方。城方六十里,十一门:正南曰丽正,南之右曰顺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东曰安贞,北之西曰健德,正东曰崇仁,东之右曰齐化,东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义,西之右曰肃清,西之左曰平则。海子在皇城之北、万寿山之阴,旧名积水潭,聚西北诸泉之水,流入都城而汇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九年,改大都。……户一十四万七千五百九十,口四十万一千三百五十。;大城,呈长方形,南北长7600米,东西宽6700米,周长28600米。约50平方公里,史称城方60里。 ;光熙门;《析津志》:“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胡同。” ;翰林院;四、大都的建置和人口;第二节 大都的交通运输与经济 ;郭守敬于至元二年(1265年)提议重开金口河 :“金时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卢沟一支东流,穿西山而出,是谓金口。其水自金口以东、燕京以北,溉田若干顷,其利不可胜计。兵兴以来,典守者惧有所失,因以大石塞之。今若按视故迹,使水得通流,上可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广京畿之漕。上纳其议。公又言,当于金口西预开减水口西南还大河,令其深广以防涨水突入之患。众皆服其能。”[5](《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 ;至元九年(1272年),监察御史魏初奏请堵塞金口:“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大都大雨流潦弥漫,居民室屋倾圮,溺压人口,流没财务粮粟甚众,通元门外金口黄浪如屋,新建桥庑及各门旧桥五六座,一时摧败如拉朽漂枯,长楣巨栋不知所之,……金口下流势若建瓴,其水溃恶平时尤不能遏止,西北已冲渲至城脚,若积雨会合,漂没偶大于此,则所谓省木石漕运之费收,藉渠灌溉之功恐未易补偿也。……且以今日倾圮室屋,溺压人口,流没财物、粮粟等事势观之,莫若塞金口为便。” (P427-428) ;大德二年(1298年),“浑河水发,为民害,大都路督水监将金口下闭闸板。五年间,浑河水势浩大,郭太史恐冲没田、薛二村,南北二城,又将金口以上河身,用砂石杂土尽行堵闭。”[7](《元史·河渠志》) ; 至正二年(1342)二月初八日,……著将金口旧河深开挑,合众水处做泊子,准备阙水使用。挑至旧城,又做两座闸,将此水挑至大都南五门前第二桥,东南至董村、高丽庄、李二寺,运粮河口。……至十月毕竣,……初挑开,自顺城门西南新河,大废民居房舍、酒肆、茶房,若台榭墟墓。……遂下闸。(《元一统志》 );通惠河;广源闸桥。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建,有上下二闸。上闸至今保存较好,只可惜近年修长河时,将其消去一块,已不完整。 ;二、大都的陆路交通;三、大都的商业与货币 ;第三节 大都的文化与宗教 ;马致远
(生卒年不详) 元戏曲、散曲作家。号东篱,大都人。生于1250年左右,卒于1321一 1324年之间。其作品最为后世所推崇的是杂剧《汉宫秋》和散曲《夜行船·秋思》。 ;《元宫词》 “初调音律是关卿,尹尹扶汤杂居呈,传入禁垣宫里悦,一时咸听唱新声。”
“尸谏灵公演传奇,一朝传到九重知。奉宣赍与中书省,诸路都教唱此词。” ;妙应寺白塔;元大都的原庙
大宣文宏教寺,西山万安山法海寺。
大圣寿万安寺,即白塔寺,后称妙应寺。
大天寿万宁寺,中心台后。
大崇恩福元寺,文明门外。
大承华普庆寺,今西城宝产寺胡同。
大护国仁王寺,在广源闸东白石桥附近 。
大永福寺,阜城门四条。
大天源延圣寺,又称黑塔寺,在南小街冰窖胡同。
大昭孝寺,今西山卧佛寺 。
大承天护圣寺,今颐和园西功德寺。 ;居庸关云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