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交接班(1)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U护士交接班现行模式探讨 第八届ICU专科护士 淮南朝阳医院 孙静 1 1 目 的 探讨各种ICU护士交接班模式 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 。 传统交接班模式 分组交接班模式 反交接班模式 标准化交接模式 主动交接班模式 互动式交接模式 问题式交接模式 SBAR交接班模式 Why? 护理交接班反映患者24h的动态情况,交接班质量的高低与护理质量高低、护理安全息息相关[1]。 吴夏云. 规范护理交接班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9,37(5): 626~62 采取交班护士与接班护士,在患者床前进行一对一的交接班方法[2]。 传统交接班模式 不足之处:除交班护士外, 其他护士被动接受信息, 参与性不强[3] 苏真娇,曾帆等. ICU规范化护理交接班流程的实施及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12.7(29)7期1418~1419. 柏亚玲,孟涛,董研,等.轮流主持晨会在护士培养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74. [2] 分组交接班模式 不足之处: 责护组长不能再负责 监护其他病人 根据对象和目标对交接班的内容分类: 标准化交接班模式 监护仪 监护床 治疗车 床头桌 呼吸机 约束情况 引流管 病人等 不足之处:交接对象较局限,忽略了治疗及护理方面 接班护士提前30~45分钟到岗, 了解所分管患者的情况,并在 交接班时汇报,汇报不完全时, 由交班护士负责补充。 反交接班模式 不足之处 提前接班时间过长,占用 护士时间过多。 接班者提前15min到岗,清点规定物品 主动交接班模式 对清醒患 者做到主动自我介绍,倾听患者主诉。 不足之处:同样是占用护士大量时间 接班护士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并背诵交班内容 护士长及负责护士提前10~15min到岗,了解夜间患者的病情,分病情平稳组及特殊患者组 互动式交接班模式 不足之处:由于晨间治疗较多的局限,讨论不能充分展开,会影响讨论质量或延迟治疗。 根据科室特点,自主设计问题式交接班本,每班运用护理程序的方式实施问题式交接班,包括患者护理问题和措施、护理安全警示、下一班需完成的治疗及护理 问题式交接班模式 不足之处 病人病重较多,病情瞬息 万变,交班侧重点不突出 表示 表示状态 如姓名、床号和目前的状况 SBAR交接班模式 表示背景即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 对目前病情评估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 建议即阐明病情汇报后,需要得到的帮助或指示 蓝莹,祝海香【14a】研究表明, 1、SBAR交接班模式的交接班时间比常 规交接班模式缩短了3.1分钟/天。 2、接班者对有效信息掌握度由普通 模式的87.9%,提升到了95.4%, 100%的护士认为这种交班模式 可行。 SBAR交接班模式 SBAR 病情交接 医护间病情汇报 病区间患者转运 临床危急值报告 该模式已在欧美国家的医疗体系 中广泛开展,不但有利于医护间 交流,也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 已成为提高患者安全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SBAR模式进行危重患者的病情交接 即简化了交班内容及模式,使交班信息得到了更加精确及时的传递,保证了患者安全,又明显的缩短了交接班时间,接班者更能有效的掌握病情,也提高了护士的思维评判能力,更加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 SBAR交接班模式 规范交接内容、强化了交接班意识 标准化交接模式 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重点突出 问题式交接班模式 主动交接班模式 调动了护士主观能动性 不适应当代护理工作 引用文献 吴夏云. 规范护理交接班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9,37(5): 626~627 苏真娇,曾帆等. ICU规范化护理交接班流程的实施及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12.7(29)7期1418~1419. 柏亚玲,孟涛,董研,等.轮流主持晨会在护士培养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74. 蒋争艳, 分组交接班模式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护理,2012,l0(36期):76. 方敏,杨宝义,汪蓉等. 护理组长负责制在综合ICU管理中的作用[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1,30(5):547~548 郑雪梅,陈玉红,等.24小时回顾性交接班在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25 杨美,姜超,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实施及效果[J]. 中国护理管理,2008, 8(11):58~59. 王计红,段磊珍,张爱文等.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的实施及效果[J].护理研究2010,24(8):2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