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的作用2.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修辞的作用2

修辞的作用 1、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作用:排比的修辞,使文章的气势更雄壮奇伟,给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辩的论辩力量。(大量运用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气势) 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设问: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 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 例: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比喻 一、什么是比喻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 例如:她一头的褐色卷发,盖着一张的小圆脸眼极活泼,口也很灵动,配着一身极鲜艳的衣裳——漆鞋,绿丝长袜,银红绸的上衣,紫酱的丝绒围裙——亭亭的立着,像一颗临风的郁金香。(徐志摩《曼殊斐儿》) 其他例子如: 1、远远望去,一座细长的泥桥像一条发白的绷带,在把这条裂痕马马虎虎地包扎起来。(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 2、此刻天阴,工事土墙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暗红色,真像运动员鼓起的大块胸肌。(朱苏进《凝眸》) 3、这世道就像一杆秤,不会总摆不平。(冯骥才《神鞭》) 4、她看到教导员面颊有些苍白,但白得不过分,就像一块细腻的玉石。(张波《白纸船》) 5、我一直认为疼痛是一种力量,是使一个人早熟的催化剂。(迟子建《原始风景》) 6、王仁讲:“我那天输得脸上都没图像了。”(许辉《幸福的王仁》) 7、怀宝那刻虽然望着双耿,目光却早已像沙一样的四散开了。(周大新《向上的台阶》) 8、新鲜芬芳的木屑如细细的瀑布落进莲妮的“手碗”,又从指间漏下来,有一些就飘坠到她的胸脯上和脚背上。(金曾豪《野种》) 9、这东明路就像一条飘带,飘扬在郑州城的外围。也像一条腰带,系在郑州城外边,我就像挂在这腰带上的一只跳蚤那样渺小。(张宇《垃圾问题》) 10、生命就像一只旧钩子,悬挂着我们的躯体。(毕淑敏《预约死亡》) 二、2、比喻的类型 ①明喻: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 例如: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何其芳《秋海棠》)②暗喻: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 例如: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徐志摩《曼殊斐儿》) ③借喻: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如: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冲,一时踹入一个泥潭,一时踏折一枝草花,只是这无目的的奔驰……(徐志摩《再剖》) ④强喻: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的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 例如:我看见蝗虫遮天蔽日 向农民争夺粮食 而地主比蝗虫更凶 甚至掠夺去妻女(邹荻帆《乡音》) ⑤反喻:从反面设喻,以反托正,从被否定的喻体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 例如:人非木石,岂能一味谈理,碍于情面而偏过去了,在这里正有着人气息。(鲁迅《送灶日漫笔》) ⑥博喻就是用不只一个喻体去说明和描述本体。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三、比喻的作用 ①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②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 ③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四、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①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②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③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 拟人 拟人是修辞方法的一种,就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作,使事物人格化。我们读过的很多童话,童话作品中的动物、植物,甚至没有生命的物品,在作家笔下都被人格化了,都会说话,都有了人的感情。但是,拟人手法的运用,并不仅仅局限于童话、神话故事里。在记叙文、论述文,甚至说明文里,我们常常都会读到拟人化的描述。比如鲁迅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写百草园时写道:“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