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古代文学课件知识讲稿.ppt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古代文学课件知识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古代文学课件知识讲稿.ppt

(2)“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杜牧)——光怪陆离的艺术境界(天穹、神仙、梦幻、鬼域)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梦天》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天上谣》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秦王饮酒》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官街鼓》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凭箜篌引》 “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苏小小墓》 “提出西方白帝惊,春坊鬼母秋郊哭”《春坊正字剑子歌》 “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嵩里”《绿章封事》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感讽》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同上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 “海仙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飙风”《神弦》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同上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 (3)“冷如秋霜,艳如桃李”——冷艳奇崛的艺术风格:《雁门太守行》P217、《金铜仙人辞汉歌》P220等。 六、白居易与新乐府诗潮 1、白居易前的新乐府创作 (1)杜甫:自创乐府新题,如《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等。 (2)元结(719—772):《系乐府十二首》并序、《舂陵行》P147、《贼退官吏》等,编《箧中集》(收沈千运等七人诗24首,反对“丧于雅正”)。 (3)顾况(727—815?):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囝》P152)等,承《诗经》之讽谕精神,仿《诗经》之四句式,取首章一二字为题,且标明主题,开白居易“首章标其目”之先例。 2、新乐府及新乐府诗潮 (1)新乐府: 自命新题以写时事且能播之于乐曲的乐府诗,始创于杜甫,发展于元(结)、顾(况),至张籍、王建、李绅、元稹和白居易达到高峰。“即事名篇,不复依傍”(元稹),是新乐府的思想特点;“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体顺而肆”、“可以播之于乐章歌曲”(白居易),是新乐府的艺术要求。 (2)“张王乐府” 张籍(766?—830):《野老歌》P179 ; 王建(766?—830?):《田家行》、《水夫谣》(“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等。 (3)李绅(772—846):《乐府新题》二十首(佚)、《悯农》二首(其一“春种一粒粟”,其二“锄禾日当午”) (4)元稹(779—831):《和李校书新乐府》 十二首。 (5)白居易(772—846):《新乐府》五十首 并序、《秦中吟》十首。 3、白居易生平概略(772—846) 避难越中(11—15)——拜谒顾况(16,《赋得……》)——明经及第(21)——进士及第(29)——校书郎(32)——盩厔县尉(35,《观刈麦》、《长恨歌》)——左拾遗(37,《新乐府》)——京兆府户曹参军(39,《秦中吟》)——闲居渭村三年(40,闲适诗)——太子左赞善大夫(43)——贬江州司马(44,《与元九书》、《琵琶行》)——忠州刺史(47)——为京官(49)——杭州刺史(51)——为京官(53)——苏州刺史(54)——为京官(56)——河南尹(59)——为京官(62)——官太子少傅(64,世称白少傅)——致仕(71)——结七老会、九老会(74) 4、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集中表现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二文之中。 其一,主张“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其二,强调讽谕美刺的审美作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 其三,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提倡形式为内容服务:“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 5、白居易的诗歌分类 其一,讽谕诗:“美刺比兴”、“因事立题”之作,《新乐府》五十首(《上阳白发人》P193、《杜陵叟》P195、《缭绫》P196、《卖炭翁》P198等)、《秦中吟》十首(《重赋》、《轻肥》P191、《买花》P192等)属此。 其二,闲适诗:“吟玩情性”之作,《郊陶潜体诗》十六首、《归田》三首等属此。 其三,感伤诗:“随感遇而形于叹咏”之作,《长恨歌》P201、《瑟琶行》P208等属此。 其四,杂律诗:“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之作,《赋得古原草送别》P212、《钱塘湖春行》P213、《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等属此。 6、白诗的基本特点及艺术成就 其一,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性; 其二,叙事诗的抒情性; 其三,艺术描写的形象性; 其四,诗歌语言的通俗性。“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长恨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