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及曲折发展教学课件 (共43张PPT)
武斗中投降的“俘虏” 文革中的武斗 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 “走资派” 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反击“二月逆流”的运动中首当其冲,这是“专门”为他召开的批斗大会。 批斗罗瑞卿 老干部遭到迫害 批斗刘少奇(1968年) 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李达, 哲学家,武汉大学校长,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 傅雷,著名翻译家 1966.9.3 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翦伯赞 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吴 晗 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熊十力 国学大师 1968.5.24 绝食身亡 李广田 山东邹平县码头镇人,云南大学校长,著名作家。 1968 跳河身亡。 前六届全国人大召开时间 第一届 1954——1958 第二届 1959——1963 第三届 1964——1965 第四届 1975年? 第五届 1978——1982 第六届 1983——1987 前六届政协召开时间 第一届 1949——1954 第二届 1954——1959 第三届 1959——1965 第四届 1965年? 第五届 1978——1983 第六届 1983——198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政协制度遭破坏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 中国要想真正进步,必须永远不忘记文革这个历史怪物和政治怪物,正视它、反省它、唾弃它。尽管文革已被处死,它的幽灵犹存未泯。只要产生文革的土壤未被铲除,谁也无法保证文革永不再来。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民主法制曲折的原因: 国家层面: 公民层面: 民主法制体系不完备 公民法律意识不高 民主法制曲折的教训: 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要点: 平反冤假错案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加快法制建设步伐 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民主法制建设: 1.贿选和变相贿选 2.越俎代庖式的代选 3.走过场、形式化的盲选 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完善和落实有关选举制度和程序 ?2.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 * *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及曲折发展 新中国政治建设 准备 新政协 《共同纲领》 国家根本大法 1954年宪法 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前提 新中国 成立 制定宪法的目的、宪法的内容、性质。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954年宪法 (国体) (政体)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概念明晰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 即过渡时期,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从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 主主义社会。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 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 占有一定地位;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主导的合作 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 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 概念明晰二 民主集中制 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二者辩证统一。在政治 上,围绕着共同目标,使各方意见得以充分发表,然 后对其中科学的符合实际的东西,通过集中形成统一 的意志,作为共同的行动准则。在这过程中,要求少 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 从中央。 概念明晰三 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2年底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指出从新民主主 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途径、步骤,“要在一个相 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解决生产资料 所有制的问题,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比较 颁布背景 《共》 国民党政府被推翻、新中国成立前夕 《宪》 人民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土地改革 基本完成 国家性质 都确认了相同的领导力量与国家基础(工人阶级、 工农联盟),但1954年宪法有社会主义性质。 经济方针 《共》 允许各种成分并存,分工合作 《宪》 确立社会主义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学年度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巩固练习.doc
- 2018基础篇 专题12 必得分之--立体几何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原卷版】.docx
- 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单元检测.doc
- 2018届 二轮复习 近五年高考书面表达必背60个好句子 课件 (共34张PPT).pptx
- 2018学年地理新闻热点课件(共22张PPT).pptx
- 2018届初三化学中考复习 中和反应、溶液的pH 专项复习练习 含答案.doc
- 2018届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二).docx
- 2018届初三化学中考复习 金属 专项复习练习 含答案.doc
- 2018届初三数学中考复习 圆的有关性质 专项复习练习 含答案.doc
- 2018届全国各地高考专题练习 城市与城市化 音美班.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