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作用稿
第31页/共44页 四、呼吸代谢多样性 (一)化学途径的多样性 (二)电子传递途径的多样性 (三)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 第32页/共44页 (一)化学途径的多样性 1、EMP 2、无氧呼吸 3、TCA循环 4、乙醇酸氧化途径 第33页/共44页 淀粉 己糖磷酸 PPP 戊糖磷酸 EMP 丙糖磷酸 丙酮酸 乙醇 酒精发酵 脂肪 乳酸 乳酸发酵 脂肪酸 乙酰辅酶A OAA 柠檬酸 乙酸 OAA 柠檬酸 TCAC 乙醇酸 GAC 琥珀酸 草酸 乙醛酸 异柠檬酸 甲酸GAOP 第34页/共44页 (二)电子传递途径的多样性 FP2 FP3 FP4 Cytb5 FP – 交替氧化E 1 2 3 4 5 鱼藤酮 抗霉素A NADH FMN - Fe-S UQ Cytb - Fe-S - Cytc1 Cytc Cyta CN- Cyta3 O2 (Ⅰ) (Ⅱ) (Ⅲ) 第35页/共44页 呼吸链:指按一定顺序排列互相衔接传递氢或电子到分子氧的一系列呼吸传递体的总轨道。 1、电子传递主路:P/O=3 2、电子传递支路1:P/O=2 3、电子传递支路2:P/O=2 4、电子传递支路3:P/O=1 5、交替途径(AP):P/O=1 ,因对氰化物不敏感,又称抗氰支路。 第36页/共44页 (三)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 末端氧化E:指能将底物脱下的电子最终传给O2,使其活化,并形成H2O或H2O2的E类。 有的存在于线粒体内,本身就是电子传递给。有的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其它细胞器中。 1、细胞色素氧化E(线粒体) 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末端氧化E,与O2的亲和力极高,承担细胞内约80%的耗氧量。该E含铁和铜,其作用是将Cyta3电子传给O2,生成H2O。 第37页/共44页 2、交替氧化E(线粒体) 该E含Fe2+, 其功能是将UQH2的电子经FP传给O2生成H2O。对O2的亲和力高,对氰化物不敏感。交替氧化E位于线粒体内膜。 第38页/共44页 抗氰呼吸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最典型的例子是天南星科植物的佛焰花序,其呼吸速率比一般植物高100倍以上,呼吸放热很多(形成的ATP少,大部分自由能以热能丧失),使组织温度比环境温度高出10-20 oC 。 第39页/共44页 1、放热反应 抗氰呼吸释放的热量对产热植物早春开花有保护作用,有利于种子萌发。 2、促进果实成熟 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出现的呼吸跃变现象,主要表现为抗氰呼吸速率增强。 3、增强抗病能力 4、代谢协同调控 (1)当底物和NADH过剩时,分流电子;(2)cyt 途径受阻时 ,保证EMP-TCA途径、PPP正常运转。 抗氰呼吸的生理意义: 第40页/共44页 该E含铜,包括单酚氧化E(酪氨酸E)和多酚氧化E(儿茶酚氧化E)。其功能是催化O2将酚氧化成醌并生成H2O。对O2的亲和力中等,易受氰化物抑制。 在正常情况下,酚氧化E与其底物是分开的,植物组织受伤时,E与底物接触发生反应,如苹果、土豆等削皮后出现的褐色。醌对微生物有毒 ,从而对植物组织起保护作用。 3、酚氧化E(质体和微体) 第41页/共44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