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利川市第五中学_一_年级__历史_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第_8次教案 课 题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时数 3 主备课人 向成龙 审核人 授课时间 ______班第_____周星期_______第_______节课 ______班第_____周星期_______第_______节课 课 型 新授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讲解、讲述法 教 具 无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 能过 程 与 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标要求] 轻巧识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 一个时代:电气时代。 两个中心:美国和德国。 三个特点: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几个国家同时开始、部分国家交叉进行。 四点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的进步。 五个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器制造业。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合作探究一】: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并结合P34第一段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应具备哪些条件?( 政治前提 + 市场 + 资本 + 技术 + 资源……)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2)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3)资本:工业革命积累大量资本和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 (4)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5)劳动力: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新交通工具的使用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4)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的兴起(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等) (5)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课外延伸】“钢铁时代”? 伴随“电气时代”而来的是“钢铁时代”。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19世纪上半叶,由于房屋结构和铁路的需要,熟铁和铸铁的产量提高极快,但钢的产量裹足不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钢产量最多的国家,1850年年产量不过6万吨,同年它的铁产量却达到250万吨。由于冶炼工艺的限制,钢产量不高,价格昂贵,其用途局限于工具和仪表。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门子、托马斯等人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的贡献,钢得以大量生产且质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逐渐代替熟铁,作为机械制造、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风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 垄断组织的出现 概念阐释 垄断组织 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自主思考】:为什么垄断组织首先产生在新兴工业? 新兴工业技术含量高,生产要求集中,如汽车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技术性强,生产规模大,要求资本集中,管理高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得这些行业首先产生垄断。垄断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技术落后的企业被挤垮,新兴技术企业为使产品占领市场,实行垄断,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材料一:垄断组织都以生产集中、个别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为前提而形成的。卡特尔和辛迪加的参加者虽然在生产上还是独立的,但它们都是一些大型企业;托拉斯和康采恩则已是大型企业合并组成的规模极大的企业和企业群。列宁曾将垄断称之为规模极大的技术生产单位,认为它极大的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 材料二:垄断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兼并。兼并一般都是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吃掉和收买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后又以先进的那一套去改掉落后的部分。就是自愿的联合与合并,在结成一体、统一经营后,也要采用先进的方式经营。 材料三:美国人泰罗创立的“劳动科学组织”学说,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泰罗制”,使企业效率大大提高。列宁称它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亨利?福特则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管理概念,主张把动力、准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高速运转等原则,结合起来运用到生产中去。 材料四:垄断并不排斥竞争,……因此,发展科技,广罗人才,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从而使科技与生产更直接地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同时,为了解各地和世界的情况,企业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和市场需求配合得更密切,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上述材料均引自刘宗绪著《世界近代史》 材料五:为了摆脱困境,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