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镜德国跨部会的产业创新政策作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借镜德国跨部会的产业创新政策作法

壹、專題分析 借鏡德國跨部會的產業創新政策作法 傅清萍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計畫副組長 王寶苑 產經中心政策組研究員 一、前 言 在知識經濟時代,一國具有由持續性研發與創新活動所累積的知識能量,以及將此能量轉換為實際產出能力,對於厚實該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與創新實力有著關鍵性的角色。 過去我國偏重於技術引進和追求快速商品化應用,講究高效率、高產能與壓低成本的高科技代工,但近年來,我國製造業的整體附加價值卻呈逐年下滑趨勢。面對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偏弱,以及新興國家以更低成本威脅我國代工大國地位,如何建置更有利於企業強化創新能量與創新人才培育的氛圍,進而提高產業附加價值及國際競爭力,實為當務之急。 本研究將標竿德國政府以多元創新政策工具,逐步引導業者累積其創新能量,並建構起連結學研到企業、研究成果到市場產品的最短途徑,落實由知識創新驅動產業發展與提昇全球競爭力之作法。首先將簡介德國的跨部會整合創新戰略,其次說明為落實產業創新與學研合作的主要部會政策工具,最後則提出對我國之策略建議。 二、跨部會高科技戰略帶動產業創新 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IFO)表示,德國2013年經常帳順差高達2,600億美元,躍居全球第一,此為1990年兩德統一以來首次超越中國大陸(1,950億美元),但此德國亮眼出口表現卻引起美、法兩國批評,歐盟執委會亦認為這將導致歐元升值、削弱其它經濟體質較差國家的出口競爭力。但面對國際批評,德國政府、工商總會(DIHK)及工業聯合會(BDI)皆發表嚴正聲明,表示此為德國產業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結果,非來自政府操縱外匯或以補貼方式降低出口產品價格的政治干預所達成;而國外對德國產品的需求強勁成長,正代表其產業創新成果獲得國際市場的高度肯定。依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德國出口產品中的強項產業為汽車及其零組件、機械及設備產品與化工,且歷年來製造業在產品的出口值比例一直高達80%以上。 德國製造業表現亮眼亦與其政府推出的跨部會國家戰略有關;2006年當時剛上任不久的梅克爾內閣提出德國首見跨部會國家戰略-「德國高科技戰略」(Hightech-Strategie für Deutschland)以及2010年版「2020德國高科技戰略」(Hightech-Strategie 2020 für Deutschland)皆產生一定之政策成效。2006年梅克爾初掌政權時,德國深受經濟成長動能不足、失業率偏高及業者因成本考量紛紛外移之嚴峻挑戰,在前述背景下,執政內閣考量到未來全球化的競爭只會日趨激烈,而出口導向的德國是無法以降低成本做為提昇全球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此提出跨部會整合的戰略性策略及工具,引導業者善用原有的技術領先與專業人才強項優勢,鼓勵企業強化投入研發與創新活動,並積極與學研夥伴共同開發產業前瞻技術。藉由導入高科技創新技術,讓德國具高生產成本的業者,提供高價值與高品質的產品及服務,強化「Made in Germany」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區隔性與不可取代性,保有其產業在國際上的永續競爭力。 至於2014年年底公布的「新高科技戰略-德國創新」,除延續之前主軸鼓勵企業研發創新及與學研合作,以強化其競爭力外,梅克爾內閣更強調在本屆任期內,將再導入可加速學研成果技術應用的工具,強化應用導向的專科高等院校(類似我國的科技大學)研究發展,並讓現有產學研組成的菁英群聚團隊,在政府支援下走向國際化,搶攻全球高科技產品與技術的市場先機。 三、多元政策工具建構產業研究創新能量 綜整德國戰略建構產業創新與產學合作友善環境的延續性多元政策工具,依鼓勵對象中小企業的創新能量強度不同,以及創新技術成果導入市場所需時間長短,分別由聯邦教育研究部與聯邦經濟能源部提出下列不同目的與對象的重要政策工具。(參見圖1) (一)聯邦經濟能源部的政策工具 1. 創新諮詢券(Go-Inno.):提供企業「使用」創新的機會 為提高德國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德國聯邦經濟部對創新能量較弱企業提供的「入門」工具,亦即提供企業接受外部專家創新相關諮商支出費用50%的兌換券;諮商項目主要分為二大項,分別是:(1) 創新諮商:鼓勵企業員工人數未超過百人的企業,接受企業創新管理專業化相關諮商,包括從產品與製程創新,到建置/加入合作網絡與群聚相關的服務諮商,皆屬於政府給付項目範圍。(2) 原物料高效益 圖1 鼓勵產業創新與產學合作重要政策工具 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與聯邦經濟能源部,IEK研究整理(2015)。 應用:鼓勵員工人數250人以下之企業,接受外部提供原物料高效益應用相關諮詢建議。 2. 工業共同聯合研究(IGF):奠定企業創新的基本能力 中小企業受限於規模小,具有無法負擔委託外部或進行內部研創活動的結構弱點,因此,聯邦經濟部透過1954年起便行之有年的獎助計畫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