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
建设方案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组成情况
项目组组长:
项目副组长:
项目组主要成员:
一、随着几年新能源市场的高速发展,中国太阳能光伏业步入人才稀缺的时代光伏行业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江苏太阳能从业人员约12万人,是全国光伏人才最主要的聚集地之一,但江苏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人才缺口每年仍保持在1万人以上14名、在校生270人左右,相关专业群在校生1100人左右。
本专业主动适应长三角地区光伏行业的迅速崛起与快速发展,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为光伏行业培养从事光伏系统的设计与组装、光伏发电系统施工与服务、光伏市场营销等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也为满足制造企业的特定需求而培养光伏电池的制造及测试、光伏电池制造工艺技术员、光伏电池生产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是我院微电子技术专业群的核心,通过实施“重点建设和发展”,可以带动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微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发展,并且通过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形成专业集群优势,从而提升学院将光伏技术应用于太阳电池制造领域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也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强化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以及全面提高学院相关专业群的综合办学实力。
本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是: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课程体系
3.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4.加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5.依托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安徽正荣光伏技术有限公司,服务江苏光伏产业,辐射长三角,以合作企业为主体, 积极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学历晋升方面的教学活动,共同申报课题,积极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扩大学院在光伏行业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各类技术服务。
6、与企业合作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及评价管理制度长效机制,明确评价指标。引入第三方评价——麦可思调查,指导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形成良性循环。
本建设项目的经费预算为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00万元,学院自筹投入2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资金1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行业背景与建设基础(一)社会背景、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分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内涉及太阳能的生产企业已达3000多家。其中500多家光伏企业和研发单位,多晶硅材料企业近3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的之一。本专业在专业建设初期就与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其合作可以有效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建立了良好桥梁,该企业愿意接收本专业约80%的毕业生到该企业发展。目前我们与安徽正荣光伏技术有限公司也有了校企合作意向,为学生今后进入光伏应用领域也奠定了基础。
(二)现有基础与特色2010年正式开办了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在我国仅有几所高职院开办此专业。在专业建设初期即与中电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中电光伏校企合作班,为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专业定位
本专业立足南京、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为光伏企业培养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光伏系统的设计与组装、光伏发电系统施工与服务、光伏市场营销、光伏电池的制造及测试、光伏电池制造工艺技术员、光伏电池生产管理等工作。
2.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一支技术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和“混编型”教师团队,其中专任教师12人,兼职教师14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人(66.7%),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7人(58.3%),具有企业实践经历教师12人(100%)。兼职教师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企业兼职教师占教师团队的比例为53.8%。
表3-3-1: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专任教师情况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生日
年份 学历 学位 职称 工程师 企业
实践 1 金鸿 男 1960 本科 学士 教授/高工 是 有 2 陈森 男 1968 本科 硕士 副教授/高工 是 有 3 孙稞稞 男 1956 本科 学士 研高/副教授 是 有 4 王永 男 1975 研究生 硕士 讲师/工程师 是 有 5 张渊 女 1963 本科 学士 副教授/高工 是 有 6 陈羽 男 1979 本科 硕士 讲师/工程师 是 有 7 程超 女 1976 研究生 硕士 讲师/工程师 是 有 8 孙士祥 男 1964 本科 学士 高工/讲师 是 有 9 董西英 女 1961 本科 硕士 副教授/高工 是 有 10 朱宪忠 男 1965 本科 学士 研高/副教授 是 有 11 郭萍 女 1978 研究生 硕士 讲师/工程师 是 有 12 赵春宝 男 1973 研究生 博士 副教授/工程师 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