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4.docx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4.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4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选择题1.下列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出现于唐朝的是(  )A.铁锄B.曲辕犁C.翻车D.棉衣2.清朝乾隆年间纪晓岚写了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的影响B.宗法观念的根深蒂固C.中国人耕读传统习惯的影响D.小农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3.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由此不能说明的是( )A.汉代的纺织技术非常高超B.汉代纺织品受到古罗马人的青睐C.汉代的纺织品已经远销欧洲D.汉代时中国跟古罗马已有直接贸易往来4.土地神在宋代以前是各个地域的保护神,地位崇高,城隍只是一个具体城池的保护神,但宋代之后土地神却成了城隍的下属。这一变化反映了A.统治者对神祗利用的变化B.宋代之前是农业社会,宋代之后是商业社会C.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和文化功能增强D.城市的政治、军事统治功能增强5.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A.铁农具推广程度B.牛力等蓄的使用程度C.封建政府重视程度D.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6.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这说明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B.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C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D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7.据古代(东西洋考)记载,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此局面持续到清初,民间遂多用外国银钱。这表明清初及前代A.中国外贸在世界居优势地位B.清期海禁政限制外贸发展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农业经济D.东西方间以货易货交流频繁8.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祌宗年间每年铸钱是五百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者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A.唐代市场上货币数量不足B.宋代的货币制度日趋完善C.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宋代的货币超发导致贬值9. “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的弊端B. 对外贸易无利可图C. “海禁”政策的恶果D. 国家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10.明代《松窗梦语》中记载:“夫贾人趋厚利者,不西入川,则南走粤,以珠玑金碧材木之利,或当五,或当十,或至蓰(蓰:五倍)无算也。”这反映了A. 民间贸易发达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 经济重心南移D. 区域经济差异明显11.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同时,统治者却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 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B. 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C. 古代商业政策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D. 重农抑商逐渐演变成重商主义政策12.下表有关古代中国城与市的发展,其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13.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其主要目的是A. 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B. 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C. 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D. 扩大三教合流的社会影响14.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A. 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B. 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C. 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的领先地位D. 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15.《周礼·考工记》载:“矢人为矢,缑矢,参分。茀矢,参分一在前,二在后。兵矢、田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后。杀矢,七分三在前,四在后。参分其长,而杀其一。五分其长,而羽其一。以其笴厚为之羽深。”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 技术精细,生产标准化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16.下表摘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A.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 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 北方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 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17.唐代的两税法是一次划时代的赋税变革,它取代了以丁身作为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政策的调整A. 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 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C. 促进了租佃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