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肾移植病人术前术后唾液免疫球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肾移植病人术前、术后唾液免疫球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第1】卷第9期
200【年9月慝慧‰Vol1】No9Sep2001
肾移植病人术前,术后唾液
免疫球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沈阳军区总医院(110016)李旭邱实华泽权盂冬娅昊海燕郑宁华
目的:观察肾移植患者口腔稿变和唾液sIgA,溶茵酶的关系.方法:测定28倒肾移植忠者手术前后唾液
slga,溶茵酶的含量,观察手术前后口腔病变恃巩,井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唾液sI含量术前与正常人
无差异,术后I周较术前升高(Plt;O.05)术后发生口腔璃变者曲34%;主要表现曲口干,口腔溃疡,龈苍白
厦黑毛舌,其中口干蛆唾液slgA含量较正常组与木前显着升高(Plt;005),黑毛舌组较术前与正常组下降.
唾液溶酋酶的含量术前较正常人显着升高(Plt;001),术后I用较术前升高,术后2周下降,但较正常人显着
升高(Plt;005),其含量的变化与sIgA含量变化呈相关关系.结论:口腔病变是肾移植术后一种克痘性疾
痛,作曲机体非特异性免疽因子之一的溶茵酶对肾移植患者具有特殊的意jL.
关键词肾移植唾液克痘球蛋白
分类号R6992
对28例肾移植病人术前,术后唾液中免疫球蛋
白和溶菌酶进行了测定,并观察口腔病变,现报道如
下.
1材料与方法
I_1临床资料
患者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1--45岁.
均为慢性肾炎尿毒症.对照标本取自身体健康,无
口腔疾患的成人.
1.2唾液的收集与分组
测定手术前后混合唾液中slgA,溶菌酶的含
量,于手术前,后1周及手术后2周各取1次无刺激
性混合液2ml于试管内,常规离心后取上清液
一
20℃冻存.根据术后口腔情况分为无口腔疾病
组,口干组,口腔溃疡组,龈苍白组,黑毛舌组.
I_3检测
用单向免疫扩散测定sIgA,用平板法测定溶苗
酶.数据经方差分析和检验.
2结果
28例术后病人唾液sIgA,溶菌酶含量与正常人
含量对比,见表1.其中术后2周唾液slgA较术后
1周明显下降(Plt;0.05),术后发生口腔病变各组唾
液slgA,溶菌酶含量与正常人含量对比,见表2.
表正常组与手术前后唾液,Lys含量的比较(1~g/
m【)(T±s1
注:】)与正常组比较Plt;005
2)与正常蛆比较Plt;00【
表2各组病变与正常组比较(~g/m1)(7±)
注:I)与正常组比较Plt;005
2)与正常组比较Plt;00I
3讨论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机体体液中,其含量受机体
的影响而变化…1,本资料唾液溶菌酶含量术前,术
后l周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lt;0.叭),术后2周较
术前,术后l周下降,但较正常组比仍显着升高,其
变化与sIgA含量变化呈正相关,肾移植术后口腔疾
病患者溶菌酶含量较正常人显着升高(Plt;005),
(下转第56页)
53?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第¨卷
定的集中性.手术过程中的污染及手术人员的手是
术后切口感染的潜在菌源.手术人员的头发,皮肤
电是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细菌重要的贮存处.口罩
帽子,手术衣潮湿及宽松可使手术者身上的细菌穿
透更快或直接掉人手术野,因此,在手术中洗手不彻
底,无菌操作不严,手术问参观人员过多是导致妇科
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二在手术操作过程
中,动作轻柔,止血彻底,缝合方法恰当可减少组织
损伤;若缝合技巧不当将会在皮下形成张力,残留死
腔,部分组织因缺血坏死而引起切口渗液而继发感
染.张志陵等报道,如果缝合时注意无菌操作,
充分止血,其缝合方式将不影响伤口愈合L5J.另外
不排除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所致细菌移位的相关因
素.
另一个高峰是术后第9天,正常情况下切口5
--
Td已愈合.此时出现感染,考虑与手术过程的污
染关系不大.从环境卫生学结果表明,病房的消毒
隔离措施不严,病房环境污染,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仅
为33.3%,医生在换药前后不洗手,未做到隔离换
药等是引起伤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另外同一房间的
病人由多个医生共管,且房间小,病人多,陪人也多,
病人之间可能存在交叉感染
根据调查结果.医务科,医院感染科及妇科多次
开会进行专题研究,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特别是
在思想上加以重视,5月6日以后已无切口感染发
生,证实调查控制措施有效.
参考文献
】徐秀华主编临床医院感染学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t999:48~
58】63~【64.
2黎祜良外科感染的畴沽t弛状与未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O;
1(20):lI
3MeadPB.ecalP『1clo试control0fnoax~mial_】1cc【删『l
oamp;:,tedcsg~mcologyinWel~lRP.edDrev∞t『aidcrof
『u0∞mliJlfmtic~lsBa10moreWiIlien~试Wilki】997:995
4诗坚.等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