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经典楹联.docVIP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经典楹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经典楹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经典楹联) 楹联,是中国传统而有的文学形式,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书院门庭、寺庙道观、山水景胜,无处不见它的影迹。婚丧嫁娶、宴乐喜庆、书画艺术,无处不见它的风采。 1.无锡东林书院因明代东林党人在此讲学而闻名遐迩,与书院同样久负盛名的,有这样一幅家喻户晓的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同样大名鼎鼎的岳麓书院,有一幅简单大气的楹联: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3.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是一副明代文人洪应明写的对联,出自洪应明著名训世著作《菜根谭》。该联以其意境深邃、从容淡定而深受世人喜爱,洵为修身名联。 4.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书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是晚清名臣能吏,这是他少年时代所写的一副对联。左宗棠少有大志,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写下联语以自励:“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及长,又将此联改成:“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书破万卷,神交古人。”二十三岁结婚时,左宗棠就将此联写就,悬之于新房,录之于家训。 5.孙中山最著名的对联,应是: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1925年4月25日孙中山先生逝世,曾留有遗言,成为一副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逝世以后,这句话被后人以对联的形式在重要场合广泛张贴、宣传,旨在号召人们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完成其未竟之事业,起到了教育鼓舞人的作用。 6.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上联【宋】晏殊一直数年无法对出,后与王琪谈起。王琪应声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非常赏识,并把此联收入他的词中。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 自勉联 8.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这是清代著名文人彭元瑞的自题联。后来此联成为许多读书人勤奋努力、刻苦攻读的自励联。 9.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是清代金石纂刻家何溱所集《兰亭集序》文字为联。同怀,指同胞兄弟姐妹或志趣相合的朋友。联语表现了对知心朋友的深厚友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思想感情。 10.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是一个著名的劝人持之有恒的对联,原联出自明代著名学者胡居仁之手。下联中的“一日曝十日寒”,典出《孟子?告子上》的“一曝十寒”一句,原意指植物生长期间如果晒一天太阳然后再冻上十天,植物是不能很好生长的。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