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VIP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重点: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目的及变法的核心内容。 2.难点:从背景、内容等方面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的异同。 知识点一 起用王安石 1.原因 (1)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王安石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和设想。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标志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重点精讲]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1)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仍然十分尖锐,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 (2)王安石给统治者呈送了《言事书》,提出变法的主张和设想,要求变法。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赞赏王安石的设想。知识点二 变法的主要内容 1.富国之法 (1)目的:改变积贫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 ①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②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 ③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又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④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2.强兵之法 (1)目的:改变积弱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 (2)内容 ①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农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②保马法:百姓自愿申请养马,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 ③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专管训练。 ④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武器质量。 3.取士之法 (1)目的:为顺利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人才。 (2)内容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②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设置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③惟才用人:提拔有志于改革的中下级官员。 [深度认识] 募役法与隋唐时期的“庸”非常相似。 “庸”是指纳绢代役,募役法是交纳免役钱,二者都起着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募役法同时也反映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主题一 王安石的富国之法 【史料探究】 史料一 (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铺稗贩,亦为较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史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买入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即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 史料三 初,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易伤商;贵则稍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以上材料均选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思考 (1)据史料一,北宋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 (2)据史料二,为解决上述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3)据史料三,分析该措施的历史影响。 答案 (1)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贩,阻碍市场交换。 (2)设市易务。一方面平抑物价,另一方面政府收购客商滞销的货物,然后客商从官府赊取货物出售,向政府交纳一定的利息钱。 (3)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人囤积居奇的现象,控制了市场物价,有利于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政府收入。 【史论归纳】 王安石的富国之法 (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免役法的实施,使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和肥瘠纳税,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 (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称之为“富国”之法。主题二 比较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史料探究】 史料 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是北宋两次变法改革运动,前后相差不过二十多年。两次变法都是在北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发展到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兴起的,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先,熙宁变法以理财为重,在政策不同的侧重点下,引发了不同力量对改革的阻挠,反对范仲淹的多为当时所谓的小人,而反对王安石的大多是当时所谓的君子,而这些改革阻力对北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