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愚公移山练习苏教版.docVIP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愚公移山练习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愚公移山练习苏教版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1.选出下列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承担 B.胆子 C.担心 D.负担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河阳之北  B.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  D.渤海之尾 4.选出“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其妻献疑曰  B.其如土石何  C.帝感其诚  D.惧其不已5.对于寓言的神话结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的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讲究迷信,这是这篇寓言的不足之处。 B.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跟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C.天帝在愚公的坚强意志面前惧怕了,屈服了,说明只要有信心,目标总能实现。 D.天帝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前屈服了,说明人定胜天。6.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  ) A.对待困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B.静止的观点和发展观点的矛盾。 C.人如何正确的估价自己的力量。 D.智者有时不“智”,愚者有时不“愚”。 7.文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 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 扶苏以数谏??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 义不杀少而杀众???? D.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9.下列文言文句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甚矣,帝之不惠。 帝感其诚。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反问句? 陈述句? 倒装句? 被动句 B.反问句? 倒装句? 被动句? 陈述句 C.疑问句? 陈述句? 被动句? 判断句D.疑问句? 倒装句? 判断句? 陈述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甚矣,汝之不惠! ?????????????????????????? 何苦而不平??? ????? 11.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题 1.答案: B B项“胆”读dǎn;其余三项读dān。故选B。 2. 答案:C 解析:C项这是一种美好的向往,而非封建迷信。故选C。 3. 答案:B 解析:ACD三项“之”是助词,的。B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答案选B。 答案:B 解析:ACD“其”都是代词,B项“其”是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故选B。 5. 答案:C 解析:作者以神话 的形式,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故选C。 6. 答案:B 解析: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静止地看问题和发展地看问题的矛盾。故选B。 7. 答案:B 解析:可从原文中找出表达愚公的年龄、愚公移山的目的和远大的抱负、家人的对移山的态度、移山的计划以及愚公亲力亲为的行为等句子去思考。故选B。 8. 答案:C 解析:?A项“凭”/“因为”; B项“他”/“的”; D项“向”/“比”。所以应该选C。 9. 答案:B解析:四个句子依次是反问句、倒装句、被动句、陈述句。故选B。 答案:你太不聪明了。愁什么挖不平?(还愁挖不平吗?) 解析:句一是倒装句,翻译时注意语序调整。句二“何苦”译为“苦何”。 答案: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析:文章给人的启示是不怕困难,坚持就会胜利。 1 基础练习题 阅读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