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机械化耕作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室大棚机械化耕作技术

温室大棚机械化耕作技术 农机世界2007年第2期?总第204期 温室大棚机械化耕作技术 所谓温室大棚机械化耕作技术是指利用微耕机,在温室大 棚中对土壤进行耕翻,碎土,施肥等耕作的机械化作业技术.随 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温室大棚面积的不断增加,其耕 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也减 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进了农村产业化 的发展进程. 一 ,技术发展概况 温室大棚机械化耕作技术是以微耕机运用为载体,以温室 大棚为对象,其技术发展涉及微耕机的发展史,大棚温室的演 变史及技术的自身形成三个方面. 1.微耕机的发展过程 微耕机也叫微型耕耘机,园田管理机.它属于拖拉机变异, 具有独特的工作方式和结构特性. 微耕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的.开始主要应用小麦, 水稻和园田.经过20余年的完善,到新世纪初,其技术基本上趋 于成熟.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均为微耕机研究,生 产,运用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处于领先的地位,而我国引进较多 的是韩国机型.我国研究开发微耕机 的单位也很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随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微耕机的研 发可谓是风起云涌,全国有百家之 余,仅山东省就有30多家,我省也有 近10家.但从总体看,我国研制的微 耕机普遍存在技术不成熟,生产数量 少,成本高,性能差等问题,使生产销 于反季生产的农户使用的温室大棚多数是木制骨架,中间有立 柱,棚子低,跨度小,单棚面积也不大,一般不超过500m,基本 上无法进行机械化耕作.进入2l世纪,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和农民积累的增加,兴建和改建为钢制骨架或预制件骨架的温 室大棚,这种温室大棚中间无立柱,棚架高,单棚面积大,有的 达到lO00m以上,而且棚边也较高,非常适宜微耕机作业. 3.温室大棚机械化技术的形成 随着农民商品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扩 大,棚膜效益的迅速凸现,温室大棚也随之迅速发展,温室大棚 用工多,劳动条件差的问题目益地突出出来,广大棚农对棚内 机械化耕作产生了强烈的渴求.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棚农共同 努力,探索,到2003年,温室大棚机械化耕作技术基本形成.大 棚微耕机械化技术代替了人工翻地,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一般可提高10~20倍),而且作业质量好,深受 广大棚农的欢迎,同时也给棚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微耕 作业也正在形成专业化服务. 二,技术工艺流程 技术工艺流程图为: 人H选择l耕工修J补复—— ◆耕池 施肥(化肥,f作边埂 农家㈣角 售均出现了瓶颈困难,一时的微耕机热变得凉了.又经 过了2~3年的低谷徘徊调整,到2003年,微耕机发展进入了成熟 阶段,形成了以广西蓝天,重庆合盛为代表的南方型和以山东 华兴,北京多利多为代表的北方型.从结构性能上分化成简单 和标准型两大类.简单型功能少,作业单一,但价格低,一般在 3000元/台左右;标准型功能多,综合利用率高,加工的精度也 高,价格也较高,一般主机价格在5000~7000元/台,配套齐全需 万元左右. 广大农民对微耕机的认识使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单纯 地旋耕作业向综合利用方面发展.现在微耕机已应用到旋耕, 犁耕,播种,抽水,喷药,覆膜,剪草,开沟,运输等多种作业环 节. 2.温室大棚设施的发展及演变 我国温室大棚的应用首先是从水稻工厂化育秧开始的,逐 步地演变发展到其它作物进行反季生产.在1990年以前,应用 脑筋急转弯 技术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机具准备,地块准备,耕作及耕作 后修补等环节. 1.机具准备 ===冲微耕机 }l 图1 一 个绝对的共同点,那是什么? 图2 2007年第2期?总第204期 确定作业机具,对机具检查维修;根据土质,土壤比阻选择 合适的刀具;加足燃油,润滑油和水;确定作业线路.棚内作业 的线路一般有三种:沿着棚子长度方向作业;沿着棚子宽度方 向作业和混合作业;沿长度方向作业(如图1):机组效率高,回 转少,但池埂子破坏严重,修埂工作量大,而且耕深不易控制, 深浅不一.沿宽度方向作业:作业质量好,池埂破坏少,机具容 易控制,深浅一致,但机组回转较多,效率低.沿宽度方向作业 又分全幅作业和半幅作业.全幅作业是从棚子一边耕到另一 边,一次耕完成(如图2):半幅作业是从中间开始,分别向棚边 耕,到棚边倒车回到中间再耕另一池子(如图3).混合耕作(如 图4),即从棚子中间沿宽度方向作业,棚边沿长度方向作业,这 样能够弥补沿长,宽方向作业的不足,尽量减少对池埂的破坏, 减少池埂的修补用工和提高机组的利用率. 2.地块的准备 首先要彻底清理棚内的残株杂物,清理障碍物,尤其是地 表以下隐藏的障碍物.对于隐藏又不能清除的障碍物必须做好 明显标记;棚边缘的棚膜应当卷起lm高左右,若施肥可将肥料 (化肥或农家肥)散施在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