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意象 大学语文PPT 教学教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意象 大学语文PPT 教学教材.ppt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理解与赏析 什么是意象? 所谓意象,通常是指意与象,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也就是说,是诗人的立意与所描写的物象的结合。即指诗歌中浸润了诗人情感的物象。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诗讲究含蓄 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 景、物——客观之“象” 情、志——主观的“意” 典型意象的理解与赏析 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2.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 清高的气质) 3.梅花——高洁的象征 4.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5.莲——爱的表达 6.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7.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8.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 典型意象的理解与赏析 9.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伤 10.柳——离情的象征 11.南浦、长亭——离别之所 12. 芳草——离别与离恨 13.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14.羌笛、胡笳——凄切之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16.水——绵绵的愁思 2.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 秋后的蝉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蝉,在古人笔下是高洁的象征。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型。 欣赏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侵。      唐 骆宾王《咏蝉》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的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无人信高洁         骆宾王《咏蝉》 “本以高难饱”, “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 甚独抱清高, 顿成凄楚。 王沂孙《齐天乐》    它们都是用蝉喻指一种高洁的人品。 赏析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宋 柳永《雨霖铃》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寒蝉鸣我侧    三国 曹植《赠白马王彪》 3.柳——离情的象征   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状,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欣赏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诗最盛。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   自灞陵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柳》 4.南浦、长亭——离别之所 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屈原《九歌·河伯》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南浦春来绿一川, 石桥朱塔两依然。范成大《横塘》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柳永《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