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佗城导游词
佗城导游词(简约版)
【佗城景区】Tuocheng Town
佗城景区位于千年古县原称龙川城岭南历史上建制最早的一个县秦时的、南越王赵佗故居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循州治所,明清时代的城隍庙、越王庙、历史记载的古祠堂有间,古祠堂佗城古祠堂牌坊牌楼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是一种有柱门形构筑物,设于要道口古城独特景观,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载体。”上面少一撇,是说孔子自学成才无师自通。靠近门口的这幅对联“觉世牖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是乾隆皇帝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前往大成殿后面的明伦堂。大家请看屋檐下的是穿斗与抬梁混合式屋架,檐下四周斗拱重檐出跳,梁上刻有凤、鸟、鱼、龙、莲花等各式漆金雕刻,显的古朴而大气。
眼前的这个大钟,每天早上都要敲9下,意味着让孔子的儒家思想长长久久的流传下去。明伦堂是古代学宫的讲堂,现在的是政府拨款在原址上重建的,明伦堂建筑形式属单檐歇山顶,面阔5开间26米,进深12米,房高6米,中间用直径为30厘米的木柱承重。大家请看这个是文曲星塑像,他呢就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部长。明伦堂的名称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孟子说过:“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名余下。”意思是无论是乡学海师国学,共同的目的都是阐明并教导人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伦理道德标准,处于社会阶层上面的诸侯大夫都明白了,下面的普通百姓就会紧密团结在一起。后面墙壁上挂的是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在请跟随我来明伦堂后面的尊经阁,尊经阁的门口有3株树龄152年的桂花树,是桂花树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叫银桂。尊经阁是学宫藏书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门口的这幅对联“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是雍正皇帝题写的,古时候尊经阁里面主要藏《十三经》和《二十一史》,但在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后这些书籍则都已经不存在了。
大家请跟随我从这边走,位于我们右手边的这个六角亭,是当时学子们休息、读书的地方。面前的这些石墩、石鼓、石柱,都是原来学宫留存的建筑构件,其中这个莲花墩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呢,佗城街有个40多岁的徐姓居民,他还小的时候,父亲和爷爷发现孔庙右侧的荒址上有一个莲花墩,觉得放在这里太浪费了,于是抬回家。有一次,其父用此墩垫着劈柴,结果柴未劈开,小孩却从楼梯上滚下来。事后不久,其父亲又用此墩来劈柴,柴又没劈开,小孩却肚子痛得哭爹叫娘。2006年8月28日,孔庙修缮峻工,并将孔子塑像请进了孔庙,时隔不久,电闪雷鸣,徐姓居民顿觉头晕目眩,不省人事。第二天一早,说当晚孔子托梦,要他将莲花墩还回孔庙。于是请来几个村民,将莲花墩抬回了孔庙,并对着孔子像叩拜:“孔圣人,莫怪、莫怪,保佑、保佑。”后来再没怪事发生。
这边的这两株是有着130年树龄的罗汉松。
好了,各位嘉宾现在请前往下一个景点。
【佗城影剧院】
■祈福树
各位嘉宾,在参观学宫之前,大家一定看到了广场左边这棵古树,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郁郁葱葱、生生不息。在建学宫时同植此树,即植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树龄,这棵古树真名木棉树,现在大家都称为祈福树,因大众在此祈福时相当有灵气并准确而得名。在2006年修缮学宫之前,木棉树差不多枯死,但动工时又恢复了生机,非常神奇。树身凹凸不平,形态各异:有像侧卧静思的长寿老人、有似眉开眼笑的慈祥老太、有似嬉闹天真的活泼小童……据说,“一摸祈福树,身体健康,事事如意;二摸祈福树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三摸祈福树财丁两旺,繁荣昌盛”。
■影剧院
各位嘉宾,各位刚刚体验了学宫的宏伟庄严和孔子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的崇高,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座有特殊意义的建筑物,就是佗城影剧院。
正面门楼上墨书“佗城影剧院”是萧殷题写的。萧殷(1915-1983)生于佗城,原名郑文生,作家、文学评论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文艺报》主编、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教授。
影剧院建于1962年,坐东朝西,整体呈长方形,宽19米、长34.5米,占地面积655.5平方米,外墙由青砖砌成,建筑类型属于金字架砖木结构。影剧院外墙的砖是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每家每户从家里捐献出来的,然后大家一齐动手砌上去,所以墙面看上去不太整齐。
从里面看,影剧院的建筑结构分为两部分,有放映室的那一部分是三层楼棚,观众席这一部分是两层楼棚。
【百岁街】
各位嘉宾,百岁街是古城目前最繁华的街区,又名百岁坊、百姓街,原名儒学前街。从街道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两多”:
一多——百岁老人多。据2009年最新统计,佗城村90岁以上老人有65位,其中有5位100岁以上老人。这里的老人之所以长寿,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本地特殊的自然环境。龙川古县城山环水抱,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1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