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徐: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作者梁实秋.pptVIP

MISS徐: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作者梁实秋.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ISS徐: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作者梁实秋

* * 散文 散文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观点、情感,并揭示其社会意义。 散文的特点: 篇幅短小精悍 立意集中深远,“形散而神不散” 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 形式多样,结构自由洒脱 表现方法灵活,融叙事、描写、议论为一体。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鲁迅《藤野先生》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矛盾《白杨礼赞》 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刘白羽《长江三峡》 哲理散文:注重议论说理,或表达一个观点,或阐述一个道理,或议论某种现象的散文。鲁迅《灯下漫笔》 散文根据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2-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浙江余杭县人,1902年生于北京。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学者、翻译家。 作品有《雅舍小品》《浪漫的与古典的》 《骂人的艺术》《秋室杂文》《英国文学史》,译有 《莎士比亚全集》《呼啸山庄》等 ,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文学家。作品有《饮冰室合集》。 1895年与师父康有为一起发动震动全国的“公车上书”,时号“康梁”。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他从要求变法维新发展到主张革命救国,创办刊物,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影响了一代青年。1915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称帝,世称“云南起义”“护国之役”。 1920年后主攻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力图教育治国,用行动实践爱国救国的理想。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和“维新变法”,是1898年发生在我国的一次向西方学习制度,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的运动。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康有为。 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公车: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 梁启超对自己的人生追求概括为: 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朗读课文,注意以下生字词的读音 戊戌 wù xū 显宦 huàn 叱咤 chì zhà 莅校 lì 迥乎不同 jiǒng 短小精悍 hàn 谦逊 qian xùn 箜篌 kōng hóu 酣畅 hān 屏息以待 bǐng 蓟北 jì 涕泗 sì? 叱咤风云: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博闻强识zhì /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1.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课文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为题,却在第一段中又提到一些显宦,叱咤风云的人物的演讲,这又有什么作用呢? (2)文章的那几段是梁先生演讲的过程? (3)作者认为梁先生是怎样的人呢? 衬托梁启超演讲给听众留下的印象深刻。 2-9段具体描述这段演讲的情况 第10段是作者对梁启超的评价: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 课文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简述演讲背景 第二部分(2-9):描述演讲情况 第三部分(10):评价演讲者 2.所谓”貌由心生“,找出文中描写梁启超的肖像描写,想象一下梁启超的形象。 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穿着肥大的长袍 3.梁启超先生是怎样入场的? 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气质出众,精神风貌好 4.梁启超先生的演讲给观众留下怎样的印象? 深刻的印象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听过这讲演的人, ……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文中哪里指出演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5.梁启超先生的这次演讲是否成功?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学后约二十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