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逆行导引钢丝技术课件
逆行导引钢丝技术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 胡 浩 背景 与非闭塞病变比较,CTO的手术成功率低 前向导引钢丝技术成功率低于80% 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导引钢丝不能通过闭塞病变 逆向导引钢丝可以反向形成微通道,有利于前向导引钢丝通过病变;或逆向导引钢丝作为前向导引钢丝前进的标志物;或直接通过逆向导引钢丝进行介入治疗。 逆向导引钢丝技术的发展史 20世纪80年代后至90年代早期:Hartzler通过大隐静脉桥血管进行自身冠脉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20世纪90年代早中期:除通过大隐静脉桥进行逆行导引钢丝技术外,部分术者通过患者自身侧枝血管进行该技术的探索 2004-2005年:导引钢丝对吻技术(Kissing wiring technique KWT)问世 2004-2005年:间隔支球囊扩张安全性探索及逆行导引钢丝通过技术(retrograde wire crossing technique)问世 2005年:定向前向和逆向导引钢丝内膜下循径技术(controlled antegrade and retrograde subintimal tracking,CART)问世 2007年:管腔扩张导管问世 逆行导引钢丝技术治疗CTO的病理基础 CTO形成三阶段 急性血管闭塞:主要成分为血栓 富含胶元和钙质的胆固醇取代血栓 机化:纤维组织取代胆固醇,闭塞两端形成纤维帽,一般近端纤维帽较远端纤维帽更为致密,同时闭塞段形成0.1~0.2mm不等的微孔 远端纤维帽较薄和闭塞段0.1~0.2mm微孔的形成是逆行导引钢丝技术治疗CTO的病理基础 逆行导引钢丝技术的适应症 靶血管有可视的侧枝血管 前向导引钢丝技术失败 解剖结构特殊的闭塞病变 齐头闭塞病变 无残端闭塞病变 闭塞处有大的血管分支 选择合适的侧枝血管 侧枝血管的直径 既往认为需1.0mm 目前认为只要是造影可视的侧枝血管均可(一般直径0.3mm) 侧枝血管的迂曲度 轻度迂曲:侧枝较直或呈较大的平滑弯曲 中度迂曲:血管迂曲但无锐角弯曲或螺纹状弯曲 重度迂曲:血管迂曲成锐角或螺纹状弯曲 侧枝血管的分级 CC(collateral connections)0级:供体和受体之间侧枝细小、不连续。 CC1级:供体和受体之间侧枝连续无中断、成线样连接(直径0.4mm) CC2级:供体和侧枝之间侧枝连续无中断、形成分枝样侧枝血管(直径0.4mm) 选择合适的侧枝血管 影响导引钢丝通过侧枝血管的主要因素 侧枝血管的迂曲度 侧枝血管是否存在分枝血管 供体与受体之间的夹角 侧枝血管的直径 间隔支侧枝血管导引钢丝通过难易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选择合适的侧枝血管 间隔支最常被选用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在LAD/RCA闭塞时至少66%的间隔支适合行逆行导引钢丝技术 左室后侧壁心外膜血管也可被采用 右室前壁心外膜血管(圆锥支-前降支、右室支-前降支、右室支-右室支、右室支-后降支)由于多呈螺纹状迂曲,且管壁薄、弹性差,一般不宜行逆向导引钢丝技术。 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 靶血管 7~8F指引导管 对侧血管 一般6F 实施CART技术/逆行球囊通过技术应选择85~90cm指引导管 选择合适的微导管 理想微导管的条件 头端外径小 通过能力强 对导引钢丝的操作影响小 目前理想的微导管 Finecross 1.8F ,Terumo公司 Progreat 2.0F , Terumo公司 Ichiban-Yari 一番枪,Kaneka公司 选择合适的微导管 微导管的作用 精细调控导引钢丝的方向 调整导引钢丝头端的硬度 更换不同类型的导引钢丝 高选择性造影 选择合适的球囊 头端外径要小 OTW球囊 采用逆行导引钢丝通过技术/CART技术者,必须选择: Ryujin-OTW 1.25mm×10mm(Terumo) Lacross 1.3mm×10mm(Goodman) Maverick-OTW 1.5mm×15mm(BSC) 选择合适的导引钢丝 理想逆行导引钢丝的条件 软头 扭控力好 支持力好 亲水涂层 目前较理想的逆行导引钢丝 X-treme 0.014 〞~ 0.009〞,1.0g,聚合物护套亲水涂层(Asahi) Fielder FC 0.014 〞,1.0g,聚合物护套亲水涂层(Asahi) Runthrough NS 0.014 〞,0.8~1.0g,亲水涂层(Terumo) 逆行导引钢丝操作 逆行导引钢丝的头端塑形 突出一个字“短”! 一般0.5~1.0mm 日本学者建议应0.5mm。目前仅Fielder FC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SH∕T 3553-2024 石油化工汽轮机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电气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软件开发工具unsp ide使用说明书.pdf VIP
-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英语 Unit 3 Period V Culture Corner & Bulletin Board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 VIP
- 老年病多学科诊疗模式.pptx VIP
- GPX 生产手册.pdf VIP
- 老年病多学科诊疗模式.pptx VIP
-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英语 Unit 1 Lifestyles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 VIP
- 新课标高中英语 教师用书配套资料 Unit1~2 阶段综合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1.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