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今紫砂泥料锤练的异同及各种特质.docxVIP

试论古今紫砂泥料锤练的异同及各种特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古今紫砂泥料锤练的异同及各种特质

试论古今紫砂泥料锤练的异同及各种特质摘要:手工加工的泥料与现代采用机械锤练的泥料呈现在紫砂壶的成品中是有明显的不同。粘矿泥又叫紫砂泥,雅称“富贵土”,俗称“五色土”,有浅紫色、紫红色、红棕色、灰绿色、灰白色等,是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深藏于黄龙山岩矿层下几十米左右,在“甲泥”矿层中的一层富含铁质而厚度不大的紫砂泥。苏、浙、皖三省山脉都有紫砂原矿,但唯一的、优秀的、上等的紫砂矿料只出于宜兴丁蜀镇黄龙山独有的紫砂原矿料。关键词:泥料机械化手工锤练颗粒紫砂泥颜色温度现今存世最早完整地记述紫砂的起源、传承、形制——明代周高起著《阳羡名陶录》里记载了紫砂泥料的配制“各有心得,密不相传”。但在机械化进入紫砂泥料加工前的四五百年里,紫砂泥料的加工通属手工劳动制捏练。近五十年来,陶瓷生产中的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紫砂泥料的加工也不例外。然而,考察紫砂的历史,其中手工加工的泥料与现代采用机械锤练的泥料呈现在紫砂壶的成品中是有明显的不同。本文试就这个问题展开初步的探讨。当我们走进今天的紫砂泥料加工厂,看到的会是这样一个场景——晒场上堆放多种紫砂矿料,任其风吹、日晒、雨淋。这是因为从泥矿采掘来的紫砂原矿料需经过长期风化陈腐,去除泥料中夹带的有机杂物。遥想古代的紫砂泥料加工场,这样的场景——紫砂泥加工中这首道工序应和今天是相同的,然而在紧接下来的工序——原料的选料、粉碎、过筛就不尽相同了。今天泥料的粉碎加工均采用机械化了的雷蒙机、粉碎机、球磨机、真空练泥机。而在机械化练泥机之前,泥料的粉碎均采用的是碾砣、石磨等原始粉碎工具。从表面看,古今泥料的加工都先是把泥料粉碎,但实质却有很大的不同。现今用机械粉碎的紫砂原料粉碎后的颗粒呈现不规则三角形状。这样的泥料在制作紫砂壶经烧制成成品后,因三角形颗粒结构的泥料之间结合的欠缺,在放大镜下壶身表面因颗粒的不规则而显不均匀之状。而原始球磨加工的泥料为球体。烧成后壶身表面则因球体颗粒结合好而更显均匀光润。其实在紫砂壶新老的鉴定中对壶体表面颗粒状的考察一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依据。除上述紫砂原料粉碎加工的不同,泥料的配制陈腐也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由于使用了真空练泥机,在加工中能很快去除泥料中的空气,提高泥料的致密度,而使泥料需陈腐的时间大大缩短。过去在没有使用真空练泥机之前,泥料调配捏练后的陈腐是把紫砂泥料浸泡在多个泥池中,长时间利用水的压力,把泥料中的空气挤出。由于自然陈腐排除空气需要很长的时间,且通过这样的排气泥料中含空气的成份远远多于今天真空练泥机排气后的泥料,结果是泥料比今天更显温润,且疏松透气。再者,由于使用粉碎机,真空练泥机,使得加工后的泥料中泥浆成份增多,而砂性相对减弱。即使有意掺进砂粒,亦由于是添加的原因而在烧成成品后砂粒和原有紫砂泥结合的一体性上有欠缺。反观,用原始方法捏练的紫砂泥料,砂性的成份就远远大于现代机械制作的泥料。且在砂性与原料的结合上由于其一体性而明显平润。众所周知,紫砂壶易于泡茶的一个最大特点便是其透气性。原始捏练的泥料虽然因砂性强而难于成型制壶,但在透气性、一体方面是现在机械练坭望尘莫及的。综上所述,古今泥料的加工提练有相同,但亦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并因其不同而深深地影响制作成紫砂壶成品后的品质。诚然,一时代有一时代的社会形态、生产力程度、时代风尚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本文在此只就古今泥料锤练异同作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在泥料制备这一环节更好地继承发扬传统工艺技法的优势,促进紫砂的繁荣。“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足见紫砂矿土之珍贵。宜兴的陶土品种繁多,广布于宜兴南部丘陵山区。丁山、湖滏、赵庄、香山、象牙山等为主要产地。宜兴紫砂陶所用的原料有三种紫砂泥,分别为紫泥、本山绿泥及本山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其中紫泥可分三种:头槽青、中槽青、底槽青;段泥可分为八种:本山绿泥是段泥的一类;红泥有十六种,其中朱泥有八种,石黄、石红也属于红泥的一类。紫砂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缠丝状等,稳定性强,原料外观颜色呈浅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浅紫色、紫棕色、紫褐色等。紫砂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片,并含有不等量的矿物质微量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等。综合分析,紫砂泥属于颗粒形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可塑性,泥抷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绿泥是紫泥中的夹脂,也就是传说中的龙油,故有“泥中泥”之称,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红泥则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周高起云:“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乃变朱砂色。”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因为红泥产量少,有制壶艺人为求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