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关系、政治合作与粮食安全[权威资料].doc
国际关系、政治合作与粮食安全
摘 要: 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粮食安全作为一种全球性公共产品,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基于国际政治视角,分析粮食安全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路径,呼吁世界各国站在全球政治高度共同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倡导通过构建粮食分配新秩序、“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等路径,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国际政治视角;路径选择
D52 A 2095-0829(2013)05-0011-05
一、引言
粮食既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目前,学术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粮食生产与供给方面的研究。吕新业认为粮食安全应立足国内生产,提高国家粮食自给率确保粮食安全,[1]43-46林毅夫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粮食生产的激励,[2]139-144赵德余等人通过分析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指出政府支持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58-64第二,粮食需求与消费方面的研究。黄季等人通过研究指出,城市化的推进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所导致的市民饮食偏好变化,决定着食物需求结构的变化。[4]95-100洪民荣根据恩格尔定律分析中国粮食消费问题,运用回归模型估算中国粮食需求的价格弹性是24%,收入弹性是-13%。[5]35-38第三,国内外粮食市场与贸易方面的研究。柯柄生提出粮食的收购、销售被行政区划束缚,粮食流通过程中环节琐碎,经营集中,导致效率较低;[6]12-16周其仁认为政府应兼顾贯彻粮食政策与获取市场利润;[7]79-84黄季展开对粮食价格“双轨制”的讨论,指出粮食定购价格会对农户的供粮行为产生影响;[8]2-6周毅等人按照资源禀赋原理,提出了“粮食生产―粮食贸易”的以粮换粮模式。[9]38第四,粮食安全的基准与测评方法方面的研究。阿马蒂亚?森以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为例,着眼“权利方法”分析决定粮食安全的因素,指出饥荒问题的关键难题在于获取机会的不均;[10]65-70林毅夫以中国的“三年饥荒”为例,指出农民与人民公社间的关系由重复博弈到单一博弈的转化,严重影响了粮食的产量;[11]2-3朱泽以粮食产量波动系数、自给率、储备水平、人均占有量这四项指标构建了粮食安全系数;[12]26-34刘晓梅根据以上四项指标,依据权重求出安全系数的加权平均数,得出我国粮食安全系数为0.7。[13]16-41第五,通过经验借鉴对我国粮食安全方面的研究。岸根卓郎在研究中指出,日本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设立了“粮食综合生产与流通基地”;[14]8-11聂振邦研究了阿根廷实施的粮食企业国有化与运输系统民营化战略。[15]4-6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基于国家战略,笔者认为粮食安全的“社会影响大于经济影响,政治影响大于社会影响”。[16]86首先,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粮食是人类存活所必需的最基本、最重要且无可替代的物品,一旦粮食短缺,很容易出现饥荒,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其次,粮食安全是社会安宁的稳定器。长期以来,“小农模式”在我国广大农村根深蒂固,农民习惯集生产、消费于一身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至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仅比农村人口多1.27%,经济相对脆弱的广大农村地区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件,农民是农村稳定的基本元素,粮食是稳定农民的关键因子。一旦缺粮,大量购粮于市则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从而加剧社会动荡。再次,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其立足点是实现基本自给,即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日趋增强,世界粮食市场也只能作为调剂余缺的窗口。最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之基础。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百姓衣食无忧,依赖粮食生存及其他与粮食相关的产业部门才能持续有序、健康稳定地发展。
因此,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国际关系中的国家粮食安全考察
粮食安全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产品,具有极强的跨国界外部特征。根据英吉?考尔(Inge Kaul)等的界定,[17]20其受益空间突破了国家、区域等地理界线,不仅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其受益对象是全人类,具有非排他性和普世性,因为任何国家的任何人要获得生存都必须从中获益;受益时间不仅有功于现实生活着的人,而且也有益于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一)粮食是国际交往中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粮食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公共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国际舞台上,一些西方国家提出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