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尔是个不折不扣坏榜样
海尔是个不折不扣坏榜样
有人认为,定位论乃是“营销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对此我深表赞同。看到中国家电企业仍在争先恐后往品牌延伸这种“前定位时代”的陷阱里跳,我深感有责任对此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我的“营销马克思主义”观点或许不会得到所有家电业人士的认同,但只要能促使部分先觉者步入“定位时代”,将来必会形成一股巨大的洪流,成就中国家电品牌“红旗插遍全球”的伟业,那么此文的贡献,将比那一箩筐分析海尔多元化是如何成功的文章有价值得多。事实上,海尔是不折不扣的坏榜样,谁能率先打碎这个虚假的偶像,谁就有机会像格力那样,在未来成为某个品类的全球霸主。
给中国家电业定位
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首先学的是日本。比如张瑞敏当初就是以松下为榜样。学习日本的管理、技术当然没有错,不幸的是,中国企业连日本企业的多元化也抄袭过来了。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在全球扬眉吐气。那时的中国,打开电视一看,东芝、日立、松下的广告充斥耳目。然而今天呢?全都过气了。日本家电品牌没有在中国任何一个主流家电品类上拔得头筹。
中国家电业是中国市场化最成熟、竞争最激烈的营销大战场。你的本事到底如何,能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展现证明。日本品牌为什么会失去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复杂的解读是专家们干的事,从顾客心智角度讲,日本品牌太过空泛,它们什么都做,似乎很强大―在全球公认的12个家电著名品牌(索尼、松下、三菱、东芝、夏普、三洋、三星、LG、伊莱克斯、西门子、惠而浦和GE)中,有一半是日本企业―然而,它们在哪一个品类上都不突出。也许只有索尼的游戏机是个例外,不过那也是因为它另用了一个品牌名PlayStation,爱好者们称它为PS而不是索尼。
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这12个世界品牌全都是多元化的。事实上,这些品牌在中国家电市场都谈不上成功,只有西门子差强人意,而恰恰它的品牌延伸最少,多年来在中国专攻冰箱和滚筒洗衣机高端市场。伊莱克斯曾在冰箱上风头甚劲,但在它推出空调、洗衣机之后,一天不如一天。惠而浦就不用提了,它从来就没有进入过中国人的心智,在空调、冰箱、洗衣机上屡遭败绩,2008年又与海信合资,这次它能翻身吗?
不管是在中国已经挣扎了多年的老面孔,还是像贝科、Candy这样的迟到者,在见多识广且越来越自信的中国消费者面前,跨国品牌要过上好日子越来越难了。现在就看中国本土品牌能不能抓住机会了,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它们得天独厚,依靠这片未来世界最大的市场,它们完全能够成为世界最杰出的品牌。
GE和惠而浦是怎么成为全球家电巨头的?不是靠六西格玛,也不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而是它们拥有美国这块当今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当然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它的对手都在搞多元化品牌延伸,所以这些竞争对手奋起直追,也还是差了一大截。而且多元化着实累人,连GE都忍不住要把它赖以起家的家电业务当成包袱出售。
海尔是怎样炼成的
定位论大师里斯和特劳特是彻底的品牌延伸批判者。他们指出,定位是消费者的定位,而不是企业的定位。定位,归根结底是消费者对你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的某种认知,这种认知最能代表你的品牌特征。很显然,特征愈鲜明,品牌越容易在顾客心智中赢得定位,定位越高,品牌的力量越强大。那么,什么样的定位才能占据消费者心智中的最高位置呢?
这就要探究消费者的需求。人们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才会产生购买行为的,比如要轻松洗衣服,就会去买洗衣机。也就是说,人们买的是品类而不是品牌。品牌是随着竞争激烈、为了便于顾客区隔同一品类中的不同产品应运而生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上的品类数量在迅速膨胀,而每个品类中对顾客有意义的品牌数量就会相应减少,不然人类有限的大脑将不堪负荷。这时,简单地代表一个品类的品牌就受到最广泛的顾客欢迎。反过来,对顾客而言,品牌的真正价值也在于它代表一个品类,能最大化减少顾客的选择成本。
只有专业化的品牌才能最为出色地代表一个品类。比如格力代表空调,格兰仕代表微波炉。而品牌延伸之后,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焦点就会涣散,品牌的力量就被稀释了。如果遇到强大的聚焦对手,延伸品牌的原有位置很快就会被取而代之。春兰曾多年位居中国空调业第一,但在进入摩托车、卡车等行业后,三下两下它就被格力摁倒了。
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明白品类比品牌更重要,品类是品牌生存、发展的根据地。它们认为自己的品牌很强大,所以很乐于将品牌延伸到其他领域。问题是,品牌仅在属于它的品类里有信誉,通常这种信誉并不能在新业务中获得过多的认可。当一个已经与某个品类建立起紧密联系的品牌进入另一个品类时,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甚至是从负数开始的。如果进入的品类里强手林立,那么企业延伸品牌就会倒大霉。春兰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导致亏损累累,乃至退出股票市场。小鸭进入空调
文档评论(0)